晚清时期,江浙两省漕米海运是朝廷交给江浙两省的重要任务,关乎清朝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由于太平天国起义、运河堵塞、天灾人祸,江浙两省的漕米海运是难中之难。
王有龄进京“投供”巧遇何桂清,在何桂清帮助下,得到浙江巡抚黄宗汉重用,被授予浙江海运局坐办,主抓浙江漕米海运一事。
![]()
一、“香饽饽”变成了“烫手山芋”
王有龄见过黄宗汉不久的一天晚上,收到了藩台麟桂委任他做浙江海运局“坐办”的委札。
这个衙门是专为漕米改为海运而设,王有龄名为坐办,实际已经担负起浙江漕米海运的总责。
海运局既要负责找船只运输,又要负责到地方筹粮,这中间的油水可是不得了的,王有龄感觉天下掉了个“大馅饼”,拣了个“香饽饽”,心里真是个美滚滋滋。
后来一打听,可不得了了。浙江前任藩台就是因这海运局没有及时完成漕米运输任务而丢掉了性命。再加上现任巡抚黄宗汉虚报了漕米运输到上海的数字,明明只有6万石,却说已有30万石。还有两个要命的事,一是漕帮对海运一事是万分不愿意,甚至有对抗朝廷之意;二是近两年产粮重地湖州由于干旱,粮食近乎绝收,根本征不到粮食。
王有龄想,要完成今年的海运任务基本是不可能的事,看样子要找巡抚汇报一下,找他想想办法。可是一到巡抚那里,就看到了朝廷的“廷寄”,就是军机处转来的谕旨,才知道如果完不成今年的漕运任务,别说刚到手“官帽”要丢,恐怕还要搭上身家性命。
这一下可不得了,王有齡感到后背被冷汗浸湿了一大片,再一看黄宗汉的表情,更是彻底的伤心和寒心。
这一下,才知道拣到的不是“香饽饽”,而是一个“烫手的山芋”。
![]()
二、胡雪岩献计解困局
王有龄这下可是慌了神,赶紧差人去把胡雪岩请商量盘算。
胡雪岩听了事以后,沉默了好一会儿说:“总能想到办法的,世界上没有想不到办法的事,只要我们肯用脑筋,就一定有办法。”
胡雪岩又想了一会说:“朝廷的目的就是要粮食,只要我们按时间在上海准备好30万石粮食,那就一切好说话了。”
胡雪岩又说:“我们这个主意,还要考虑巡抚大人愿意接受,否则,这个主意也是白出,他也不会同意的。”
胡雪岩又拍了脑袋说:“这个事既要保证巡抚大人的红顶子,还要好操作、省事,”
“你到底有什么好办法?”王有龄催道。
“朝廷只是要米,又没说非要浙江的米”,胡雪岩说:“我们可以考虑直接到上海买米,在上海直接交付,这岂不是最省事的办法,只是多花一些银子而已。”
王有龄一拍大腿说:“这真是个好主意,我这说去找巡抚大人报告。”
巡抚大人当然高兴地接受了,马上找来藩台和督粮道一起商量一下,能保住大家红顶子的事,大家都很乐意,一致同意胡雪岩这个移花接木之计。
![]()
胡雪岩剧照
三、只有变通才能不通亦通
我们在生活也会常常遇到王有龄这样的事,有时固执己见,明知道一条道走到黑,但还是盲目地往前走,最终花了力气,还是一事无成。
我们要根据环境变化,及时开辟新路,才会少栽跟头,最终达到自己的目标。
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生意,只有一成不变做生意的智慧,做生意是为了赚钱,只有在不同时期把握不同的商机,才能死守一种思路。
懂得变通,才能做到不通亦通。
![]()
素材来源:
高阳所著《胡雪岩全传》
易佳穗著《料势如神胡雪岩》
刘慧滢著《中国式人情世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