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之光
纪维建
在学校调研走访的日子里,有一个问题时常萦绕心头:那温暖而坚定的师者之光,究竟藏于何处?我发现:
它藏在日复一日的执着坚守里。那里有清晨第一个推开教室门的背影,有深夜最后一盏熄灭的台灯;有面对诱惑时的淡然拒绝,有面对困难时的坚定不移。这份坚守,不是一时的热血沸腾,而是将教育融入生命的自觉选择,是把每个学生都当作独一无二的作品来雕琢的匠心。它平凡如苔花,却绽放出牡丹的芬芳。
它藏在温暖坚定的眼神交汇里。那是一个充满信任的注视,让怯懦的心灵重获勇气;那是一道饱含期待的眸光,让迷茫的双眼找到方向。这眼神能穿透成绩的单薄,看见生命的丰盈;能越过暂时的落后,发现潜在的可能。它不说一字,却道尽千言万语;它不着痕迹,却留下永恒印记。
它藏在独具匠心的育人智慧里。那里有因材施教的精准把握,有润物无声的巧妙引导;有严慈相济的育人艺术,有教学相长的教育自觉。这种智慧,让严厉化作深情的鞭策,让批评变成特殊的鼓励,让知识传授升华为生命对话。它是教育者用心血凝练的结晶,在平凡中创造着不平凡。
它藏在解疑释惑的毕生追求里。那里有对教学规律的持续探索,有对学生成长的深度思考;有对教育本质的不懈追问,有对育人使命的自觉担当。这份追求,让教师超越简单的知识传授,成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让教育突破课堂的局限,延伸至生命的每个角落。
它藏在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细节里。那是一颗悄悄放入抽屉的糖果,是一句写在作业本上的暖心批语;是雨天倾斜的雨伞,是深夜守候的灯光。这些细节如露珠般微小,却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如苔米般不起眼,却散发着沁人的芬芳。它们汇聚成河,奔涌成师者之光最真实的写照。
在宁阳县的几所中学,见证了这些光芒的生动体现。
刘一:我不走
一条路:扎根乡村的坚定选择
五年前的那个夏天,刘一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手握法学与英语双学位,还有高中英语教师资格证,她完全可以选择留在城里。然而,当看到宁阳县第十二中学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时,她做出了让许多人意外的决定。"这里的孩子,也是'第一次'人生,他们更需要我。"这句朴素的话语,成为她扎根乡村教育的最好注脚。
乡村教育的道路并不平坦。资源的局限、部分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孩子们眼中的迷茫......这些都需要加倍的耐心与智慧。但她从未后悔自己的选择。五年,多少个日夜,她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这片土地上的孩子们。每天清晨,她总是第一个来到教室;深夜,她的办公室灯火常明。
一颗心:倾注全部的深沉关爱
在刘一看来,未当过班主任的教师生涯,如同登泰山只到中天门,难赏教育全貌。她主动请缨担任班主任,这一干就是五年。她的爱,细腻而温暖,如春雨般滋润着每个学生的心田。
班里有个叫刘思琪的女孩,因家庭变故产生厌学情绪,下学期几乎不到校上课。刘一没有放弃,她利用下班时间,一次次家访,一次次谈心。通过深入交谈,她发现思琪有绘画天赋,便鼓励她通过绘画表达情感。渐渐地,思琪重新找回了学习的乐趣。
更让人感动的是她对褚文静的关爱。这个成绩优异的女孩在中考前因压力过大,深夜反复敲响她的房门。那个夜晚,刘一搂着紧张得浑身发抖的女孩,轻声安抚直至天明。第二天赴考途中,在颠簸的车上,她们的手始终握在一起。
一个梦:追求卓越的不懈动力
名字里的"一",是刻入生命的烙印,更是她希望点燃学生的精神火种。在教学上,她以"第一"的标准自我鞭策,为了备好一堂课,她可以反复研磨到深夜;为了提升全组的教学水平,她与英语备课组同事精诚合作,连续三个学年让学校的英语成绩稳居乡镇第一、全县第二。
她告诉孩子们,"第一"不是狭隘的排名,而是竭尽全力后那个最好的自己。今年中考,她带的九年级三班总评位列年级第二。"老师,我中考623分!""老师,我617分!"当喜讯纷至沓来,她看到的是,那份名为"卓越"的种子,已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吕霞:眼神
信任之光:一个眼神的力量
宁阳县第十一中学吕霞老师的目光如同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总能精准地照进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二十八年前,当吕霞第一次站上讲台时,她就明白了一个道理:教育的真谛,往往不在言语之中,而在眼神之间。
那个春日的午后,当吕霞提出一个颇有难度的问题时,教室里陷入了一片沉默。她的目光最终停在了坐在角落里的小轩身上。
这个刚转学来的孩子总是低着头,像一只受惊的小鸟。吕霞没有催促,只是用目光静静地注视着他,眼神里盛满了期待与信任。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小轩缓缓举起了手。从那天起,小轩像是变了个人。
敏锐之眼:洞察心灵的温度
吕霞的眼睛像是最精密的雷达,总能捕捉到学生最细微的情绪变化。这种敏锐,源于二十八年来对每个学生的用心观察和深切关怀。
讲解难题时,她的目光会特别关注基础薄弱的学生;看到有学生眉头紧锁,她会自然地放慢语速;发现哪个学生眼神飘忽,她会轻轻走近,目光里带着善意的提醒。
最让人感动的是她对小雅的关注。这个成绩优异的女孩在父母离婚后变得沉默寡言。吕霞选择用眼神传递关怀:在每次批改作业时,都会在小雅的本子上多画一个笑脸;在课堂上,总会给她一个特别温暖的眼神。渐渐地,小雅的眼神重新焕发了光彩。
智慧之眸:无声的教育艺术
在吕霞的课堂上,从来不需要严厉的呵斥。她深谙"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智慧,懂得用眼神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当两个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时,吕霞只需一个眼神扫过去,他们就会立即坐正;当有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色时,她赞赏的目光就是最好的奖励;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她关切的眼神总能给予他们继续前行的勇气。
小浩至今还记得那次他在课堂上突发胃痛,吕霞在讲台上敏锐地察觉到他苍白的脸色。下课后,吕霞把他叫到办公室,递上一杯温水,什么也没问,只是用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睛温柔地看着他。
许慧:激将法
匠心之法:独特的育人智慧
在宁阳县复圣中学初中部许慧老师的教育词典里,"激将法"不是简单的批评责备,而是一门需要精心雕琢的教育艺术。她深知,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需要不同的教育方式。
九年级上学期的期末动员班会上,许慧踱步到子墨跟前:"某些人啊,别以为上次考得好就能躺平。"她沙哑的嗓音像砂纸磨过每个人的耳膜,但目光中却藏着不易察觉的关切。在子墨以黑马之姿拿下生物年级第一后,她再没给过这个学生好脸色。然而,就是这样看似严厉的态度,却激发了子墨更强的求知欲。
智慧之爱:深藏的教育情怀
许慧的"激将法"背后,是她对每个学生特点的精准把握和深沉的爱。她像一位技艺精湛的雕刻家,知道在什么时候该用力,什么时候该轻柔。
那年秋天,她力排众议让子墨推行分层听写方案。面对其他老师的质疑声,她在教研会上拍桌子:"我的兵,我清楚斤两!"转身却把子墨堵在走廊:"搞砸了,咱俩一起卷铺盖走人。"这种看似矛盾的行为,恰恰体现她的教育智慧。
网课期间,子墨沉迷题海战术,许慧在视频会议里当众训斥,深夜却发来消息:"十一点前睡觉,这是命令。"原来,她早就从家长那里了解到子墨压力过大、经常熬夜的情况。
深情之守:用心的教育陪伴
毕业后的子墨回母校探望时,才真正理解了许慧老师的良苦用心。她撞见许慧正在训斥新生,但训完后,老师偷偷往那个垂头丧气的男孩抽屉里塞了瓶牛奶。就像当年,她总在子墨考砸后"不小心"多放一盒润喉糖在书包侧袋。
中考前三个月,许慧开始用另一种方式施展激将法。模考失误时,她不再训斥,而是把年级排名拍在子墨桌上,转身却悄悄告诉家长:"孩子到高原期了,多带她散步。"最后一次元旦晚会,她给每个学生定制了刻着姓名的可乐罐。
李翠花:解题
钻研之法:独特的教学智慧
走进宁阳县第十二中学李翠花老师的办公室,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桌上那摞厚厚的试题卷。"每年要做近百套全国各地中考卷,二十多年下来,做了不下2000套。"李翠花摩挲着卷面笑道,"不做题,怎么摸清数学的脾气?"正是这海量的演算和深入的思考,让她炼出了独特的"通感学习法",让无数孩子眼中的"天书"变成了有路可循的风景。
然而,李翠花深知,解题只是教育的载体,育人才是根本。她的"通感学习法"不仅教会学生如何解数学题,更教会他们如何面对人生的难题。
关爱之心:深沉的师者情怀
在李翠花二十六年的教学生涯中,她始终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一道待解的题。有的题看似无解,是尚未找到对应的法则;有的孩子看似放弃,是还没点亮信心的辅助线。
前年,班里来了个叫小凡的女孩。她总独自坐在角落,家访时李翠花才知道,孩子跟着奶奶生活,曾多次轻生。李翠花没有急着教她解题,而是先走近她。发现小凡爱画画,便请她在黑板上画几何图形。笔下有图形,眼中便有了光。"数学题再难,总有解法。人生也一样。"
启迪之智:人生的教育智慧
李翠花最令人敬佩的,是她总能将数学的智慧延伸到人生的启迪。她善于用数学的语言,为学生描绘人生的蓝图。
小星认定"数学是这辈子跨不过的坎"。李翠花邀请他坐到讲台旁听课,第一次月考,这个自认"学渣"的孩子考了128分。成绩出来的那天,小星在李翠花办公桌边放了一个小马扎。从此无论老师在不在,他下课就坐在那里做题。
最让人动容的是她与小灯的故事。小灯是全校出了名的"调皮鬼",家庭困难让他自暴自弃。李翠花没有批评,而是铺开一张白纸,画下一个直角坐标系。"你看,每个人的人生都像这个坐标系。你现在在这里,但每一个选择,都会让你在人生的坐标系上移动。"
师者之光,从来不在遥不可及的远方。它在刘一"一条路、一颗心、一个梦"的坚守中,在吕霞"信任之光、敏锐之眼、智慧之眸"的温暖里,在许慧"匠心之法、智慧之爱、深情之守"的智慧里,在李翠花"钻研之法、关爱之心、启迪之智"的追求中。
这些平凡的教育工作者,用最朴素的行动诠释着师者之光的真谛。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耀眼夺目的光环,但他们用日复一日的坚守、用温暖坚定的眼神、用独具匠心的智慧、用解疑释惑的追求、用微不足道的细节,书写着这个时代最动人的教育诗篇。就像苔花静静开放,就像微光默默闪烁,这些看似平凡的教育瞬间,正汇聚成这个时代教育最坚实、最温暖的力量。
(作者为省属国企内退干部,社会教育工作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