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山东国资报道)
![]()
本刊记者 兰恒敏 齐琳
在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的大环境下,国有建筑企业如何根据自身特点,杀开一条血路,顽强地生存和发展下去?9月23日,记者采访了山东城开远大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城开远大”)。
城开远大位于临沂市费县,是临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以下简称“临沂城投集团”)的子公司。城开远大成立于2018年2月,是临沂市政府为推动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4.2亿元,设计产能30万立方米,可满足300万平方米以上装配式建筑需要。
记者走进城开远大生产车间时,十几个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地搬运物料、生产作业。陪同参观的城开远大副总经理林峰说,车间一共有6条生产线,红火的时候,6条生产线全开,车间很热闹;现在订单少了些,只开了2条。
城开远大主要业务为装配式建筑设计咨询、构件生产、安装施工、商砼供应和新农居产品研发销售,可为装配式建筑产业链提供全过程解决方案。公司现有业务覆盖鲁南、苏北地区及临沂周边300公里范围内20余个城市的装配式建筑市场,先后参与了临沂奥体中心、天河超算等地标性项目建设二百余个。
城开远大的所有业务中,支柱性业务是为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供预制混凝土构件(PC产品),占了2024年销售收入1.65亿元的大头。但是现在房地产企业的日子普遍很难过,对预制混凝土构件的需求相应减少,直接制约了城开远大的发展。
能否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呢?
目前在农村,青壮年人口的流失比较严重,单纯从事农业生产的年轻人已经很少,他们大多在县城、乡镇上班或打工,但他们的父母仍然留守农村,许多房子需要翻修,也就是说,农村“自建房”的需求还是有的。另一方面,农村从事“自建房”建设的传统泥瓦匠越来越少,请人建房费时、费事、费劲。
有“自建房”的需求,但缺“自建房”的有效供给,这正是城开远大要抓的机遇。从2023年起,他们开辟了农村“自建房”业务板块,也承揽低层酒店、宿舍、民宿、沿街房等业务,统称“城开香墅”板块。
![]()
政策背景:鲁派民居,宜居宜业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山东省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切实加强全省农村房屋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更是擘画了到2035年形成“鲁派民居”新范式的宏伟蓝图。临沂市作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先行示范区,其所辖的临沂城投集团积极响应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号召,以城开远大公司为产业龙头,创新推出“城开香墅”装配式农房体系,探索出一条“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的乡村振兴新路径,为新时代沂蒙山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转型必然:传统农建房不可持续
当前,传统农房建设存在的粗放式发展问题亟待破解。根据城开远大调研,临沂市175万农村住户中,约60%仍居住于2000年前建造的房屋,普遍存在抗震性能弱、能耗水平高、功能布局差等问题。建筑领域碳排放占社会总量比例超50%,农村自建房事故占城乡建筑事故的38%。而装配式农房以其“四节”(节能、节水、节电、节材)、环保、抗震等突出优势,正在引发建筑行业的根本性变革。
![]()
实践优势:省时省事省钱
林峰说,与传统建造方式相比,“城开香墅”装配式农房展现出革命性突破。
建设质量更可靠。施工图纸专业设计,采用C40双层双向钢筋混凝土结构,8度抗震设防通过专业检测机构检测,使用寿命突破70年大关。
建设周期更高效。模块化箱体实现主体全流程工业化,单栋别墅主体建设周期压缩至15天,较传统建筑方式提速3倍以上。
建设成本更经济。规模化生产使综合成本降低25%,通过模具组合实现多种户型自由变换,兼顾个性化定制和成本控制。
生态效益更显著。建筑垃圾减少90%,施工扬尘降低85%,且100%采用可循环建材。
9月24日,记者来到费县探沂镇铺子前村,参观了城开远大建成的一套“城开香墅”农居。房子有两层,建筑面积420平方米,一共花了30多万元,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设计非常合理,还有专门供喝茶纳凉的露天阳台,非常漂亮。
户主姓张,在附近板材厂上班,他父母仍然住在村子里。起初翻修老房时,父母不赞同采用装配式建筑,说别人都一砖一瓦地盖,咱用装配式建筑能行吗。但张先生的思想比较超前,他专门到城开远大参观后回来说:“放心吧,质量绝对没问题,再过几十年也不会过时。”
就这样,张先生白天正常在工厂上班,不用请假,仅仅用了20多天的工夫,一套漂亮的“城开香墅”拔地而起。“如果自己建,请人、备料、联系施工等,没有小半年利索不了,麻烦死了!光请假就要扣我几万元工资呢。”张先生说。
产业根基:构建全产业生态链
城开远大正在一边开拓“城开香墅”项目市场,一边逐渐构建起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生态。
产能规模领跑全省。城开远大公司建成鲁南地区最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一期车间建设6条PC生产线和1条180立方砼搅拌站及配套实验室,业务范围主要集中在山东省内及周边地市。二期两条180搅拌站生产线投产运营后,年砼产量约60万立方米,带动上下游企业200余家,形成从设计研发到施工运维的完整产业链。
技术创新成果丰硕。城开远大已成功申报实用新型专利50余项、发明专利2项。连续多年参加市级、省级、国家级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竞赛,曾获“中建科技(济南)杯”生产组第一名、“中国建设杯”团体组季军、“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装配式建筑构件吊装一等奖、构件制作二等奖和构件深化设计一等奖等佳绩。
示范效应持续扩大。建成临沂市平邑县九间棚乡村振兴服务中心项目,总建筑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该项目依托模块化装配式技术,融合抗震、节能、环保等优势,通过“工业化生产+现场快速组装”模式,大幅缩短建设周期并实现功能集成化,有效提升乡村基础设施水平,助力九间棚等区域打造“生态宜居与产业振兴协同发展”的新样本。
![]()
![]()
![]()
![]()
破局关键:构建三大支撑体系
城开远大在推广“城开香墅”项目中,除了面临农民消费能力比较弱、对装配式建筑的市场认可不足等问题,他们最大的苦恼是当前存在土地整合难、标准体系缺等瓶颈。在座谈交流中,城开远大建议政府层面尽快构建三大支撑体系。
政策激励体系。参考湖南、重庆、河北等省市已经陆续出台的装配式建筑的奖补政策,建议山东省级层面尽快出台《装配式农房奖补实施办法》,对连片开发项目给予一定资金补贴。将装配式农房建设纳入“美丽乡村”考核指标体系,设置相应专项考核权重。
标准规范体系。加快制定《装配式农房建设技术规程》《乡村建筑质量验收标准》等地方标准。建立村镇级数字监管平台,实现从构件生产到现场安装的全过程质量追溯。
产业协同体系。推动建筑企业与家具家电、建材厨卫、门窗板材、瓷砖五金等上下游产业链组建产业联盟,推动建立区域乡村振兴系统服务平台,切实推动村居环境提升和人居环境改善。
当流水线生产的房屋构件与青山绿水相遇,当智能建造技术与乡土文化交融,一幅“红瓦绿树、青山碧水”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沂蒙大地徐徐展开。也许,就像“徽派建筑”名闻华夏一样,以城开远大的“城开香墅”为代表的“鲁派民居”,未来也能做出自己的特色,引领一时风尚!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