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高血压朋友都有个困惑:“牛肉是不是一口都不能碰?”65岁的陈叔当初确诊高血压时,也被这个问题难住了。
他爱吃红烧牛肉,听说“红肉升血压”,硬生生戒了半年,结果血压没稳住,还总觉得浑身没劲儿。
后来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不仅重新吃上了牛肉,血压还稳稳控制在130/80左右,这几年没犯过一次严重波动。
今天就借着陈叔的经历,跟大家好好聊聊高血压饮食那些事儿。
![]()
一
其实高血压不是“戒肉党”,牛肉更不是洪水猛兽。
陈叔后来才知道,他当初血压不稳,根本不是牛肉的错,而是顿顿离不开的腌咸菜、红烧菜在搞鬼。
医生说,高血压饮食的核心是“控盐、控糖、控油”,牛肉只要选对部位、吃对方法,反而能补蛋白质,帮着稳定血压。
陈叔现在每周吃2次牛肉,每次就手掌心那么大一块,专挑牛腱子肉这种瘦的,做法不是清炖就是快炒,从不放太多调料,搭配着西兰花、木耳一起吃,既解馋又健康。
二
真正要管住嘴的,是这6样“血压刺客”,陈叔以前就栽在它们身上:
第一是高盐加工品,比如腌咸菜、腊肉、火腿肠。
陈叔年轻时就爱就着腌萝卜干吃早饭,确诊时每天盐摄入量快到10克了(医生说高血压患者每天不能超5克)。
这些食物里的隐形盐会让身体储水,血压直接飙升。
现在陈叔家的餐桌上,咸菜换成了新鲜凉拌黄瓜,炒菜也用限盐勺,酱油、蚝油这些调味品都少放。
![]()
第二是含糖饮料和甜点。
陈叔以前夏天爱喝冰红茶,冬天囤着桃酥饼干。医生提醒,添加糖会导致肥胖和胰岛素抵抗,间接升高血压。
现在他换成了白开水、淡茶水,偶尔想吃甜的,就吃一小把草莓、蓝莓,天然糖分更健康。
第三是油炸食品,比如油条、炸鸡、炸薯条。
陈叔以前每周必吃一次油条配豆浆,后来发现每次吃完下午头晕,血压都要高10来个点。
油炸食品脂肪超标,会加重血管负担,现在他早餐改成了杂粮粥配水煮蛋,偶尔想吃香的,就用空气炸锅烤块鸡胸肉,少油更健康。
第四是动物内脏,像猪肝、脑花、大肠。
陈叔以前觉得“以形补形”,偶尔会吃卤猪肝,殊不知动物内脏胆固醇和脂肪极高,会让血管变窄,血压升高。
现在他把动物内脏换成了鱼虾,每周吃2次深海鱼,比如三文鱼、鳕鱼,富含Omega-3脂肪酸,还能辅助保护血管。
![]()
第五是酒精类饮品。
陈叔年轻时常跟朋友喝白酒,确诊后还偷偷喝了几次,结果每次喝完血压都飙到150/95。
医生强调,酒精会直接扩张血管后反弹升高,高血压患者最好滴酒不沾。现在陈叔聚会都以茶代酒,慢慢也习惯了。
第六是过咸的调味品,比如豆瓣酱、腐乳、咸菜汤。
陈叔以前炒菜爱放豆瓣酱提味,后来才知道,一勺豆瓣酱的盐含量就快达标了。
现在他炒菜用葱姜蒜、柠檬汁、醋来调味,既提鲜又少盐,血压反而更稳。
三
秋冬季节天气转凉,很多人爱进补,但高血压患者要注意“平衡”。陈叔现在秋冬会喝些山药排骨粥、百合莲子粥,既保暖又不油腻。
他还总结了个“饮食搭配口诀”:
瘦肉配蔬菜,杂粮搭豆类,少盐多蒸煮,足量多喝水。
比如吃牛肉时,搭配西兰花、胡萝卜清炒,主食选杂粮饭,既能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又不会让血压波动。
![]()
除了饮食,陈叔的控压秘诀还有“两坚持”:
坚持锻炼和坚持好心态。
他每天早上散步40分钟,晚上在家练15分钟太极,每周至少运动5次。
遇到烦心事也不钻牛角尖,跟老伙计下棋、养花,心态放松了,血压也更平稳。
这里要提醒大家,饮食和运动都是辅助控压的,不能代替药物,按时吃药、定期监测血压才是关键。
四
最后要跟大家说,身体不舒服千万别硬扛,也别盲目自查自治。
陈叔当初就是因为头晕没及时就医,才让血压拖到了160/100。
如果出现头晕、头痛、胸闷等症状,一定要第一时间去医院,让专业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注:文中图片来源摄图网,素材图片,与内容无关
温馨提示:本文所载的健康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医生进行沟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