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新华日报)
重阳佳节之际,盐城市成功举办2025年“敬老月”老年文艺展演,以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生动展现了新时代盐城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精神风貌。此次活动不仅是尊老敬老传统美德的当代传承,更是盐城市近年来系统推进养老服务工作、积极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的一个生动缩影。
展演活动在市文化馆群星剧场举行,紧密围绕“弘扬孝亲敬老美德,共建老年友好社会”主题。来自全市的180多位老年文艺爱好者自编自演了舞蹈、朗诵、器乐、时装秀等丰富多彩的节目,充分展示了银龄一族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体现了“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的理念正深入人心。
盐城是长寿之乡,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百岁以上老人727人,其中105岁及以上老人47人。这片土地上的长寿现象,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持续深化养老服务工作密不可分。近年来,盐城市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连续四年将“五个一”幸福养老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聚力打造“盐年益寿”养老服务品牌,相关工作获得主流媒体关注,并荣获“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全省高质量民政事业发展创新成果”等多项荣誉,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在实践探索中,盐城市形成了清晰务实的养老服务路径:
做优“原居享老”,让居家养老更安全舒心。盐城持续扩大居家上门服务覆盖面,惠及31.48万老年人,年服务近400万人次。通过为经济困难独居老人安装智能安防设备、建成家庭养老照护床位、推进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等一系列举措,筑牢居家安全网。特别是2025年实施民政部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试点项目,创新推出“五床联动”模式,有效破解居家高龄、失能老年人的专业照护难题。
做实“社区安老”,织密“15分钟服务圈”。全市已建成一批城市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体、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构建起涵盖生活照料、探访关爱、助餐助浴等多功能的服务网络。老年助餐服务发展迅速,其经验模式获全国推广。同时,积极发展“老伙伴计划”等互助养老模式,注册志愿者超3万人,促进社区养老良性循环。
做强“机构托老”,提升专业照护水平。全市158家养老机构持续提升服务质量,护理型床位占比达78.9%。通过开展幸福养老“五个一”活动丰富住养老人精神世界,并开门办院,将专业服务向社区家庭延伸。在全省率先开展消防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实施农村敬老院“双提升”工程,机构托底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做亮“银发经济”,激发产业发展活力。盐城勇于创新,在全省率先出台事业产业联动发展举措,首家举办银发经济项目推介会及全国首家开展“银发经济消费季”活动,推动适老化产品服务走进千家万户。通过积极参展推介、开展“百城联动”签约等,成功打造“盐途如画”旅居康养品牌,多个景区和机构获评长三角区域康养目的地,银发经济呈现具象化、场景化发展态势。
尊老敬贤,不应止于重阳一日。盐城市通过系统性的制度设计与充满温度的实践探索,正将“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内化为城市发展的底色,外化为“盐年益寿”的品牌力量。未来,将继续致力于为广大老年朋友创造更加舒适、便捷、幸福的生活环境,让长寿之乡的每一位老人都能享有幸福安康的晚年,这不仅是民生福祉的深切体现,更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盐城答卷。
盐民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