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互联网上,出现了一个观点,就是所谓全面的反思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宣传口径问题。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改革开放初期,在宣传口径上会出现很多所谓神话西方,包括日本的文章。
90年代的时候,有人说日本的孩子多么上进坚决,爬山从来不用家长扶,然后吃喝拉撒自己弄,把垃圾收走,中国这帮小孩,家长送,家长扶,家长给喂奶,家长给喂水、喂食物,最后垃圾遍地,这个文章我们其实都听说过,包括我小时候也听说过这样的文章。这种文章,在今天看来有夸张的成分,不能够完全展示出两国如此大的差异。但是我想说,这种东西的宣传,具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
它类似于什么?我给大家打个比方就清楚了。他类似于马可波罗,以及马可波罗之后的西方的旅行者,来东方之后的所见所闻以及宣传。马可波罗,是元代来到了中国,他参观了大都、杭州等一些典型的北方城市和南方城市,你会发现,为什么马可波罗对东方的描述,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对西方,包括日本的描述,是大同小异的?
你看马可波罗是怎么描述中国的,说中国的元大都,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城,宏伟而又无与伦比,面积相当于一座大城市。对于皇宫面积,你说紫禁城的面积,能相当于一所大城市吗?各位去过故宫的网友,你看看,那不就是个小县城吗,怎么可能相当于一个大城市?说它墙壁上饰以金彩,杭州大运河石桥长约450米,中国的城市居民数量难以估计,商品琳琅满目,制作精良,对书法和绘画的热情极高,菜肴种类丰富,色味极佳,奢华至极,山川美不胜收,行政系统复杂而高效。
所以说这是一部奇书,遍地黄金,如果真的这么牛的话,那个窦娥冤,关汉卿还会写吗?各位网友,我们知道,元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行政系统如果复杂而高效,居民数量难以估计,遍地是黄金,你觉得关汉卿他老人家,还能写出窦娥冤吗?元朝是个什么样子,中国人不清楚吗?哪怕元朝的大都、杭州跟周边国家比,跟西方比,可能确实先进一些,但是你觉得有马可波罗说的那个样子吗,否则窦娥冤是怎么产生的?![]()
这套逻辑,上世纪中国八九十年代,对西方和日本的宣传,其实就跟马可波罗,以及马可波罗后来的这些旅行家的世界见闻、旅行宣传,其实是一个样子的。马可波罗那个时代,13世纪,西方宗教最黑暗的时代,也是所谓启蒙运动的前夕。这些旅行家翻译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马可波罗为代表,事后这一二百年,西方的旅行家,翻译阿拉伯材料,翻译很多中文材料,起到了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作用。1200年代欧洲的这些翻译家、旅行家,就相当于什么,1840年以后中国的魏源等人,去睁眼看世界。
中国在1979年改革开放之前,对世界完全不了解,甚至当时中国的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在80年代初都心生感慨,说我们以为资本主义都快完蛋了,没想到人家现在是这个样子。在一个不能睁眼看世界的这么个年代,通过很多文学性、夸张性的描述,起到了一个开启明智的这样一个作用。这是在这种特殊时代下,进行的一种特殊方式的宣传,对西方和日本有所夸大,但是其背后也是有逻辑、有用意的,不能一概贬低。![]()
你说马可波罗记载的中国遍地是黄金,那不胡说八道吗?但是确实开启了西方的民智,启迪了其变革的决心。这些旅行家、翻译家再过一二百年之后,就是西方启蒙运动、文艺复兴的始祖,打开了欧洲中世纪这扇黑暗的大门,让欧洲从落后变得领先。中国也一样,不能机械地看待所谓八九十年代中国的宣传口径,不能这么理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