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关注已久的消息“靴子落地”。
近日,北大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北大医药”)公告称,公司于近日经有关部门核实,获悉公司董事长、总裁徐晰人因涉嫌刑事犯罪,已被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
北大医药表示,公司董事陈岳忠根据授权代为行使董事长职责,公司常务副总裁余孟川根据授权代为行使总裁及法定代表人职责。公司控制权未发生变化,公司董事会运作正常,公司财务及生产经营管理情况正常。
此前1元“入主”北大医药
此前,北大医药曾于10月24日、10月29日两次发布相关公告。10月24日,北大医药公告称,徐晰人因个人原因暂时无法履职,授权公司董事陈岳忠代为行使董事长职责,授权公司常务副总裁余孟川代为行使总裁及法定代表人职责。10月29日,北大医药公告称,获悉徐晰人被刑事拘留,正在配合相关部门调查,暂时无法正常履职。
《金融时报》记者查阅资料显示,北大医药前身为始建于1965年的西南合成制药厂(以下简称“西南合成”),1997年于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2022年,中国平安通过平安人寿控股新方正集团,北大医药成为旗下成员企业。
现年46岁徐晰人,2024年12月以1元的象征性价格“入主”北大医药引发市场关注。彼时,徐晰人旗下新优势国际商业管理(杭州)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通过收购方正商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所持有的西南合成医药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间接取得北大医药的控股权,徐晰人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公开资料显示,徐晰人,1979年4月出生,曾任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上海浦西支行浙江业务部主任,目前除在北大医药任职外,还任新优势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事实上,北大医药今年风波不断。
今年6月30日,北大医药发布《关于公司经营办公场所受到冲击的提示性公告》称,由于相关历史遗留问题,公司及公司大股东西南合成部分离退休人员近百人以住房问题、离退休福利待遇问题为由,于近日持续围堵、干扰公司经营办公场所,冲击公司门禁,严重影响公司正常办公环境,导致公司行政办公人员无法正常上下班。上述人员及其行为严重破坏了公司营商环境和社会公众形象。截至本公告披露日,该事态尚无解决迹象。
子公司业务高度依赖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目前的北大医药与北京大学并无直接关系。北大医药虽证券简称中仍含有“北大”字样,但已逐步“去北大化”。
北大医药今年8月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分别于2022年12月、2024年12月经历两轮实际控制人变更后,北京大学现已不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公司与北京大学已无股权关系,公司实际控制人现为徐晰人。鉴于公司实际控制人已发生变更,为明确上市公司目前的控股关系,同时根据公司经营及业务发展需要,拟逐步完成公司及相关子公司的名称变更工作,以逐步实现公司及相关子公司的“去北大化”。
今年4月,北大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北京北医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医医药”)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以下简称“国际医院”)签订的长期服务合同将于2025年5月到期,经国际医院与北医医药双方友好协商,决定在长期服务合同到期后即终止业务合作。
事实上,北医医药近年来的主营业务长期高度依赖于与国际医院的业务合作。北大医药在今年4月的公告中称,上述事项预计将导致公司自2025年6月起至2025年年末可能面临销售收入减少约6亿元,净利润减少约4000万元的风险,2024年度不受该事项影响。公司将在与国际医院的业务终止后积极清收对国际医院的应收账款,并将通过持续重点聚焦医药制造板块主营业务,努力提升经营业绩以弥补因与国际医院业务终止可能导致的收入和利润减少。
三年前,2022年4月,北大医药公告称,北医医药又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签订合作合同,为期三年,成为该医院医疗设备、手术器械、药品(特殊药品除外)、体外诊断试剂、医用耗材的采购、物流与配送等项目服务的唯一提供商。
今年8月,北大医药公告称,北医医药近年来的主营业务长期高度依赖于与北大国医的业务合作,在今年5月与北大国医终止业务合作后,自6月以来主营业务已基本中止,其与北大国医的业务合作事项进入交接收尾阶段。由于北医医药截至目前始终未能寻找到同类型业务,因此可能面临主营业务全面中止、人员分流、企业转型的风险。
来源:金融时报客户端记者:杨毅编辑:杨致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