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没有随波逐流。它继续跟中国扩大经贸合作,军费并没有因为外部压力大幅上扬,政府也没改外交路线。这
![]()
接下来讲清楚点儿:最近一段时间,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常常出现在北京,国王费利佩六世也一转身跑去中国,还是他十八年里头第一次以国事访问的身份登门。别以为那就是走个形式,双方谈的清单挺实在——电动车、电池、风力发电、储能、人工智能、农业合作、直接投资,样样都摆上桌面来谈。几家中国新能源企业开始在西班牙落地投产,带来订单、现金流和工作岗位,对那些想升级产业、做能源转型的地方来说,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
桑切斯说过一句很直白的话:“安全靠外交,发展靠合作。”听着不花哨,但意义明确。欧洲现在在对华问题上,很多时候从技术交流慢慢走向贸易限制、关税讨论,有的国家想把产业竞争工具化、政治化。西班牙在这类关键点上选择了不随大流。像对中国电动车征高额关税这事儿,西班牙就持反对态度,认为不能把产业竞争直接变成政治对抗。
![]()
这中间还有个外部压力的背景。美方以前确实给过很大劲儿的施压,媒体里也不止一次提到,特朗普当年就催着要西班牙把军费升到占GDP的5%,并把贸易和盟友关系当筹码来提要求。换成别的国家,可能早就被动摇了。西班牙这次没大幅抬军费,外交方向也没被彻底改变,继续维持和中国的合作关系,这一点被不少观察者看作“没跟着美国起舞”。
把时间拉长看,桑切斯的做法并非凭空产生。过去那几年欧洲在默克尔手下形成过一套比较务实的平衡方式:跟中国做经贸、和俄罗斯保留一些沟通、在必要时跟美国划清界限。那套办法让欧洲在能源、市场和外交上留了退路。默克尔走后,格局变了,俄乌冲突把很多国家推向更紧张的状态,北约议题、军费和对俄的全面对立都把欧洲拉向更硬的路线。
![]()
在这种大背景下,桑切斯算是少数仍在提醒冷静的人。他不爱高调喊口号,更多是把时间花在谈判桌和落地项目上。政策是否有效,量化起来就是企业有没有在当地投产、是否有新的岗位、地方能源结构是不是开始发生实际变化。光说不练没用,西班牙现在能给出的证据就是那些工厂、那些正在建设的风电场、那些开始运行的储能项目。
需要指出的是,西班牙的选择并不等于代表整个欧盟。其他一些欧盟国家更信任美方,也更担心跟中国走得近会带来政治风险——既想进中国市场,又怕被贴上“不可靠”标签。这种矛盾让很多政策摇摆不定。桑切斯的路线算是想留一条独立的路:不把和美国的关系撕裂掉,也不把自己逼到必须跟中国对着干的境地。
![]()
还有个细节挺有意思:国王的国事访问把两国关系的官方层级往上抬了一档。国王出访通常会带来更高层次的经贸对接,企业和地方政府也会因为官方的动作更愿意跟进。这类互动不是短期效应,往往会让后续合作有更明确的推进动力。
说到外交风格,桑切斯和以前默克尔那股务实风有点相似:低调、不靠情绪发言。差别也很明显:现在外部环境更紧张、内部分歧更大,别国能不能跟着学这套,还得看各自政治盘算和现实需要。
![]()
眼下可以看到的,是一堆具体的项目在推进:中国企业在西班牙从事电池研发、整车组装或风电储能建设,当地工厂带来的不仅是岗位,还有技术合作、供应链连接。原来深度依赖进口能源的地区,开始讨论怎么利用这些项目调整能耗结构。地方政府、工人和企业面对的是实实在在的订单和账单,不是空洞的外交辞令。
在马德里郊外的一家新建电池厂里,工人们在装配线上调试设备,管理层在会议室和中国的技术团队开视频会,外面停着几辆还没上牌的试验车。人们关心的是明天的班次能不能稳住、供应商能不能按时来料、税收如何配合地方就业政策。这样的现场,比任何宣言都更像是政策落地的影子。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