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2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推进,城市天际线被一幢幢摩天大楼重新勾勒,鳞次栉比的玻璃幕墙映照着时代的繁荣,无数人惊叹于城镇化进程的速度与力量。
3可就在众人沉浸于高楼带来的“都市幻象”时,福耀玻璃掌舵人曹德旺却在2020年公开断言:“所谓的房子,不过是一堆钢筋水泥的堆砌,根本无法产生实际价值!”
![]()
4当时这番言论被视为不合时宜的异见,社会舆论普遍不以为然;但如今回望房地产市场的低迷态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或许曹德旺并非危言耸听,而是提前揭示了真相。
5曹德旺预言
6曾几何时,拥有一套位于城市中心的高层住宅,几乎等同于掌握了通往中产阶层的入场券,是家庭实力和社会地位最直接的象征。人们争先恐后地涌入售楼处,不惜动用全部积蓄甚至借贷抢购所谓的“黄金楼层”,仿佛只要住进高处,就等于触碰到了理想生活的边界。
![]()
7然而,市场风向悄然逆转。曾经炙手可热的高层楼盘,即便价格较峰值下跌三成以上,部分项目甚至降价一半,依旧难以吸引买家驻足。这些昔日的投资宠儿,如今更像是难以脱手的负资产,令持有者进退两难。
8这一现象让人不禁联想到,曹德旺在2020年一场行业论坛上的直言不讳。
![]()
9面对彼时仍火热的楼市氛围,他冷静指出,住宅本身只是由混凝土和钢材构成的物理空间,并不具备自我增值的能力,更不会像企业那样创造利润。他建议那些名下有多套房产的人尽早出手,避免未来陷入流动性困境。
10这番看似“门外汉”的观点,在当时地产精英觥筹交错、高谈阔论房价永涨的语境下,显得格格不入,招来的更多是轻蔑与嘲讽。
![]()
11但今天再审视这段发言,它已不再仅仅是预言,而更像是一种穿透表象、直击本质的价值判断——对资产真实属性的一次清醒洞察。
12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整体降温,绝非短期波动所致,其深层原因早已根植于高层住宅从规划、建设到使用乃至衰败的完整生命周期之中。
![]()
13这种建筑模式宛如一件外表光鲜却内藏隐患的商品:初建阶段便存在结构性缺陷,中期运营成本急剧攀升,最终连拆除回收都成为无解难题,注定走向价值归零的命运。
14棘手问题
15许多购房者在拿到新房钥匙那一刻满怀欣喜,但当看到物业提供的费用明细单时,情绪迅速冷却——其中最刺眼的莫过于“公摊面积”四个字。这个从建筑设计之初就埋下的制度性漏洞,在高层住宅中被放大到极致。
![]()
16普遍介于25%至30%之间的公摊比例意味着,购房者支付百万房款所换来的实际可用空间,可能仅有七成左右。在北京朝阳区某新建小区,公摊率达到28%,换算下来,一套标称100平米的房子,真正能用于日常生活的室内面积仅约72平米。
17换句话说,数十万元的资金就这样无形中消失在电梯井、设备间、走廊等极少使用的公共区域里。
![]()
18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业主不仅为这部分“看不见的空间”一次性买单,还需在未来几十年持续为其承担维护开支——无论是每月缴纳的物业费,还是冬季供暖费用,计费标准均以包含公摊在内的总建筑面积为准。
19而开发商当初在沙盘模型上描绘的“高端宜居生活”,往往也经不起现实检验。为了提升土地利用率和开发收益,楼间距被不断压缩,一栋栋塔楼如石柱般密集矗立。
![]()
20结果导致大量中低层住户长期处于采光不良的状态,房间阴暗潮湿,空气流通受阻。这不仅是居住舒适度的严重下降,更潜藏着健康风险——长期缺乏日照可能导致老人骨质疏松、儿童维生素D合成不足等问题。
21从诞生起,高层住宅就在经济负担与健康保障两个层面给居民施加了隐形压力,使其作为优质资产的根本基础变得极为脆弱。
![]()
22如果说设计阶段的问题属于“先天畸形”,那么进入使用中期的高层住宅,则面临一场日益加剧的财务失血危机。随着时间推移,各类设施老化加速,维保支出呈指数级增长,持续侵蚀房产剩余价值,甚至威胁住户安全。
23电梯作为高层建筑的生命线,恰恰是最烧钱的核心部件之一。数据显示,仅电梯及相关设备的年度维护费用就占到整个物业支出的22%,且该项成本每年以约8%的速度递增。
![]()
24一旦电梯需要大修或整体更换,所需资金动辄数十万元,必须由全体业主共同分担。这笔突如其来的巨额支出,常常引发邻里纠纷,成为社区矛盾的引爆点。
25更大的隐患在于安全层面。统计表明,全国已有28%的电梯运行时间超过15年,正式迈入“老龄期”。随之而来的是故障率逐年上升,年增长率高达12%。
![]()
26现实中类似的惊险场景屡见不鲜:广州某小区因业主对维修方案意见不一,四部电梯的更新工程拖延长达半年之久;上海黄浦区一部服役22年的老式电梯频繁失灵,多次将居民困于半空,回家之路竟成了步步惊心的考验。
27经济上的重压尚可咬牙承受,但某些潜在风险却是以生命为代价的赌博。一旦发生灾难,这些看似坚固的钢筋水泥巨兽,瞬间会变成无法逃离的“空中牢笼”。
![]()
28设想火灾突发的情景:警报拉响,电力系统自动切断,所有电梯停止运行。若你住在二三十层,唯一的逃生路径只剩下消防楼梯。要在浓烟弥漫、视线受阻的情况下徒步跑下几十层台阶,普通人至少需要20分钟,这对体能是极端挑战。
29更为严峻的是外部救援能力的局限。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的消防云梯车最大作业高度仅为18至20层,这意味着20层以上的住户在火灾中几乎无法依赖外部力量获救。
![]()
30同时,高层建筑内部特有的竖井结构——如电梯井、通风管道——会在火场中形成强烈的“烟囱效应”,助长火焰与有毒烟气垂直扩散,速度惊人,极大增加人员伤亡概率。
31这种以牺牲安全冗余换取空间密度的居住模式,其内在脆弱性在突发事件面前暴露得淋漓尽致。
![]()
32拆不掉也卖不动的终局
33当一栋高层住宅历经三十年风雨洗礼,外墙剥落、管线锈蚀、结构疲劳,它便步入了生命的晚期。而最令人绝望的是,这类建筑几乎没有有效的退出机制。
34不同于低密度老旧小区可通过拆迁重建实现再生,高层住宅的改造之路几乎被彻底封死。首要障碍便是天文数字般的经济成本:一栋楼通常容纳上千户居民,若实施整体搬迁,补偿总额轻易突破亿元门槛。
![]()
35无论地方政府还是房地产企业,都难以从后续开发中获取足够回报来覆盖如此高昂的前期投入,导致任何拆迁计划都缺乏可行性。
36卖不出去、拆不了,双重困局之下,有能力改善居住条件的家庭会选择迁离,留下的往往是无力置换住房的老年人和低收入群体。
![]()
37人口结构的单一化加速了社区衰退:公共区域失修、垃圾堆积、电梯故障频发……建筑物质老化与社会生态恶化相互交织,逐渐演变为事实上的“永久性贫民窟”。
38为延缓这一趋势,各地政府相继出台刺激政策:首套房首付比例下调至20%,二套房降至30%;房贷利率持续走低;部分地区发放2万至5万元不等的购房补贴。
![]()
39今年起,全国范围启动老旧电梯更新行动,北京等地提供最高达30%的财政补助。然而,这些临时性干预措施在庞大的结构性矛盾面前,作用微乎其微,市场反应依旧冷淡,购房者观望情绪浓厚。
40它们只能缓解症状,却无法根治病灶,更无法扭转高层住宅最终走向“残值归零”的宿命。
![]()
41回顾中国高层住宅的发展轨迹,今日的困境并非偶然事件,而是其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积累的设计缺陷、运营难题与报废困境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局。
42它是过去数十年城市发展模式的缩影——将长期的社会成本与个体风险巧妙转嫁给普通居民,以换取短期内的土地高效利用与GDP增长。
![]()
43“高层时代”的逐步落幕,或许正是对那种片面追求建筑高度、忽视人居本质的城市发展理念的一次深刻反省。
44结语
45未来的城市建设必须真正回归人的需求本身,更加重视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居住的真实体验以及建筑的全周期价值。
![]()
46否则,我们今天建造的每一座高楼,都不过是在为下一代留下更多沉重而难以处置的“混凝土囚笼”。
47而对于现存规模庞大的高层住宅群,如何有效进行维护管理,防止其大规模滑向衰败边缘,将是摆在各级城市治理者面前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
48信息来源:
491.《很多空置房都没人住,房价为何不降?曹德旺一席话彻底揭露本质》中国质量万里行2020-08-14 19:05《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社官方账号
![]()
502.《曹德旺:我早就做好了过“苦日子”的准备》证券时报2020-09-09 00:00
![]()
513.《未来20年,高层住宅会被抛弃?明年起,实施2个新规,事关购房者》中国质量万里行2019-12-21 11:53
5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