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宁芝
随着秋冬季节到来,气温持续走低,各类儿童病毒感染性疾病已进入高发期。除了家长们熟知的流感、肺炎等呼吸道疾病,轮状病毒引起的婴幼儿腹泻也已迎来发病高峰。
轮状病毒是导致婴幼儿急性胃肠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该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飞沫或接触污染物品间接感染。当孩子出现呕吐、腹泻、发热、脱水等症状时,家长应警惕是否为轮状病毒感染。
长期致力于儿童感染性疾病研究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曾玫教授,在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分享了关于轮状病毒在国内的流行病学情况。她指出,“我们国家流行的轮状病毒有不同的血清型,其中G血清型会不断变化,但P[8]型却非常稳定,在我国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相关研究显示,中国因轮状病毒腹泻住院的儿童中,P[8]的检出率高达97%,说明中国儿童对P[8]非常易感。
面对这种流行态势,曾玫教授建议家长关注疫苗的匹配度:“最新的研究表明,轮状病毒疫苗对相同血清型的保护效果优于不同血清型。因此在我国,选择含有流行株P[8]血清型的疫苗,能为婴幼儿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保护。”
目前尚无针对轮状病毒的特效药,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预防胜于治疗。2024年我国发布的《儿童轮状病毒胃肠炎免疫预防专家共识》与WHO关于轮状病毒的立场文件都明确指出,接种疫苗是预防轮状病毒感染的最佳手段。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应从宝宝6周龄开始尽早接种轮状病毒疫苗,以确保在宝宝首个感染高发季到来前获得有效的免疫保护。
对于婴幼儿家长来说,宝宝一岁内需要接种的疫苗种类高达十数种,且排期复杂,如轮状病毒疫苗接种就有严格的“窗口期”。以五价轮状病毒疫苗为例,它可以和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同时接种。“同时接种不仅能减少家长的往返次数,节省时间和精力,还能确保婴幼儿及时获得免疫保护,健康成长。”曾玫教授表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