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转自:经济日报
眼下,正值“四大怀药”成熟收获的季节。11月13日,走进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大虹桥乡大虹桥村怀菊花种植基地,只见一垄垄菊花错落有致、竞相绽放,微风拂过,清香四溢。田间地头,村民们穿梭忙碌,熟练地采摘菊花,一派热闹的丰收景象。
“我种了45亩鲜菊花,今年收成不错,预计亩产鲜菊花1200公斤左右,按照市场行情,能卖15万元左右。目前正全力组织人工进行采摘,计划5天内全部摘完。”种植户李生辉捧起一把刚采摘的鲜菊花,笑容满面地说。
“每到菊花采摘季,我都来这儿干活,一天能挣七八十块钱,活儿不累,还能照顾家里,比外出打工方便多了。”大虹桥村村民赵水莲一边采摘一边笑着说。
怀山药也迎来了丰收季。在武陟县大虹桥乡东刘村怀山药种植基地,记者看到一辆辆装配特制钩头的大型钩机正在开槽挖沟,村民们紧随其后,用铁锹将一根根怀山药从泥土中轻轻刨出,整齐码放,等待装车运走。
“这块地种了200多亩山药,亩产约4000斤左右。我们雇了20多名工人采挖,每天能采挖一亩多地。这些怀山药采用订单种植模式,采挖后直接卖给合作社,不仅省心省力,价格还比市场价高。”东刘村种植户刘永利看着刚出土的山药,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这边忙着丰收,那边忙着加工。位于武陟县大虹桥乡东刘村的武陟县农友种植专业合作社内,只见村民们骑着三轮车来回穿梭,将刚收获的怀菊花、怀山药有序运入院内,不一会儿就堆起了一座座“小山”。
“我们每年都与种植户签订怀药收购协议,不仅免费提供优质种苗,还提供全程技术指导,从源头把控怀药品质。”农友合作社负责人顾永胜介绍,目前,该合作社年加工怀山药5000吨、怀菊花1000吨,有效带动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据了解,农友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集“四大怀药”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有怀药种植基地8000余亩,年产值超千万元,产品供应国药集团等多家大型药企,现有社员386户。
依托怀药种植优势,该合作社以“药食同源”为切入点,与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河南省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合作,开发出以怀药为原料的和心粉、山药粉、小麻花等30多种深加工产品,形成了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产业链条。
据了解,武陟县及其周边地区属黄(沁)河淤积平原,土壤中蕴含丰富的微量元素,气候适宜,水利条件好,盛产的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怀菊花被称为“四大怀药”,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种植历史,被誉为“国药”“华药”,受到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9年,武陟县怀菊花、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重要引擎。
近年来,武陟县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怀菊花、怀山药等特色农业,形成了以市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重点龙头企业为引领的产业化发展格局,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户”的发展模式,不断延伸产业链,实现产业增值与农民增收双赢。
目前,武陟县“四大怀药”种植面积达5.1万亩,其中山药1.3万亩、地黄2.8万亩、菊花0.6万亩、牛膝0.4万亩,全县从事怀药产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近200家,加工企业267家。
![]()
在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农友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怀菊花种植基地,社员收获怀菊花。王琳锋摄
![]()
在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农友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生产车间,社员在生产和心粉。王琳锋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