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随手签,事后悔断肠”——不少人买货、合作时,被一句“都是熟人”“没问题”忽悠,没细看合同就签字,最后要么钱要不回,要么货不对板。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告诉大家其实审合同不用懂太多法律,记住这四步,就能避开90%的坑,看完赶紧存好。
![]()
先懂法:《民法典》护着你,模糊条款可不算数
《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规定,合同内容要明确具体,模糊不清的条款,真出纠纷时可能不被认可。这四步审法,就是帮你把“模糊地带”都揪出来。
四步审合同法,每一步都防坑
第一步:查对方底细,别和老赖做生意
签合同前先“验身份”:企业要核对营业执照,看是否在经营、经营范围对不对;个人或企业都要去“中国裁判文书网”“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查一查,有一堆官司或被列为老赖的,扭头就走,别抱有侥幸。
第二步:盯紧钱和货,写清才不算白签
付款别写“按约定支付”,要写“收货后3个工作日内付尾款5万元”;交货别写“按标准交付”,要写“交付的家具符合国家GB/T 3324-2017标准,无开裂、掉漆”。越具体,对方越难耍赖。
![]()
第三步:违约责任别笼统,金额要设准
别写“违约赔一切损失”,要算清账:比如“逾期交货,每天按货款的0.5%支付违约金,最高不超过总货款的20%”。这样既约束对方,也符合《民法典》中“违约金不过高”的要求,真起诉也能被支持。
第四步:留好“退路”,解约条件写明白
万一合作不下去咋办?要明确“单方解约条件”,比如“对方逾期付款超过15天,我方有权解除合同,对方需返还已付款并支付违约金”,同时写清解约后货物、款项的处理方式,避免扯皮。
实用提醒:签合同时,重要条款下面画横线标注,对方盖章要盖在落款处,别盖在空白页;个人签字要手写,别用艺术签,避免后续不认账。
![]()
你签合同踩过哪些坑?是钱没要回还是货有问题?评论区聊聊,我来帮你分析咋补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