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的教师李女士最近总觉得足底疼痛,尤其是早晨起床时疼痛加剧,行走一段时间后症状缓解。她以为是“走路太多”,休息一段时间后症状却越来越重,严重时无法正常行走。就医检查后,医生发现她的足底筋膜增厚、炎症明显,诊断为“足底筋膜炎”。医生警告:若再拖延,可能面临慢性疼痛、足部畸形等严重后果。
![]()
脚痛的3大“危险信号”
足底筋膜炎:脚痛的“头号元凶”
足底筋膜炎多由长期站立、行走或跑步引起,表现为足底疼痛,尤其是早晨起床时疼痛加剧,行走一段时间后症状缓解。若忽视,可能发展为慢性疼痛、足部畸形。跟骨骨刺:脚痛的“常见原因”
跟骨骨刺多由跟骨退变、骨质增生引起,表现为足跟部疼痛,行走时疼痛加剧。患者常感到足跟部“被针刺”,无法正常行走。痛风:脚痛的“急性发作”
痛风多由嘌呤代谢紊乱引起,表现为足部关节(如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热痛,疼痛剧烈,夜间加重。若忽视,可能引发关节畸形、肾功能损害。
- 观察疼痛特点
- 早晨痛:起床时疼痛加剧,行走后缓解,可能是足底筋膜炎。
- 跟骨痛:足跟部疼痛,行走时加剧,可能是跟骨骨刺。
- 红肿痛:足部关节红肿、热痛,可能是痛风。
- 及时就医检查
- 影像学检查:X线、CT、MRI可明确骨骼、关节结构是否异常。
- 血液检查:排查尿酸、炎症指标等。
- 关节液检查:评估关节液中尿酸盐结晶是否阳性。
- 针对性治疗
- 足底筋膜炎:康复训练、物理治疗、药物缓解疼痛。
- 跟骨骨刺:药物、物理治疗、手术(如骨刺切除术)。
- 痛风:降尿酸药物、抗炎止痛、饮食控制。
脚痛的病因复杂多样,从足底筋膜炎到痛风,每一种都可能威胁健康。通过观察疼痛特点、及时就医检查、针对性治疗,我们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避免严重后果。记住:脚痛别硬扛,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