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手腕疼痛、使不上力?患上腱鞘炎怎么办?5个方法拯救你的手

0
分享至



“真没想到,拎个菜、按手机、扫个地,竟然把我的手腕彻底‘废了’……”早晨六点,56岁的林阿姨刚端起水壶,手腕就一阵刺痛,水没端起来,反倒溅了一地。

她最近总觉得手腕不对劲:洗衣服时一动刺痛,握手机久了也麻木。起初还不以为意,直到连筷子都夹不住,才急急忙忙去医院。

“阿姨,这是典型的腱鞘炎,最近是不是家务干太多了?”医生诊室里的提醒,让林阿姨一时愣住。手腕怎么说坏就坏?腱鞘炎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劳动多一点就毁了“手上这根老命”吗?



其实这样的困惑普遍存在,尤其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手腕疼、抓握无力突然来袭,往往令人“措手不及”。腱鞘炎,已然成为中老年人、重体力及“手机党”的高发隐患。

有人轻视它,有人害怕开刀。想知道腱鞘炎到底严重不严重,有没有“保手秘笈”?别焦虑,接下来的内容,或许会改变你对腱鞘炎的认知你忽视的一些细节,决定了双手的未来。

手腕老是疼,是腱鞘炎吗?不少人以为只是“小毛病”,忍忍就过去。其实,腱鞘炎并非“小题大做”,北京协和医院2023年门诊数据显示:中老年慢性腱鞘炎患者10年增长了约15%。

为什么?一方面,随着年纪增长,腱鞘(类似滑轮的套管)会逐渐退化老化;另一方面,频繁用力(如家务、拖拽、反复打字),更“加速”了磨损。



腱鞘如同手指肌腱的“润滑油”,一旦发炎、增厚、摩擦,就容易出现疼痛、僵硬甚至弹响现象。这也是临床常见的“扳机指”、妈妈手,甚至手腕不能弯伸的罪魁祸首。

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明确指出,持续手腕僵硬、晨起疼痛、活动受限,是腱鞘炎的典型信号。如不干预,部分患者会出现永久性功能障碍。

不少人误区在于“扛一扛”,其实,腱鞘炎早期可逆,延误不治可能形成瘢痕、活动障碍。用医生的话说:“给手留点休息空间,胜过吃一堆药。”

如果你长期手腕疼痛、活动不利、甚至夜间痛醒,可能正处于腱鞘炎发作期。

数据告诉你,超过85%的慢性腱鞘炎患者出现握力下降,约47%出现手部肿胀、僵硬,18%严重者需手术干预。



最常见的是“疼到不能做饭”“手指僵到不能握笔”。案例中林阿姨最初只是刺痛,发展到生活自理都受影响,正是腱鞘炎“步步紧逼”的真实写照。

腱鞘炎危害不只疲劳和疼痛,长时间不缓解,肌腱和腱鞘摩擦损伤,容易诱发慢性炎症甚至局部感染。

部分患者出现“手部卡壳”,松不开拳、指关节弹响,这些都是疾病在发“报警信号”。医生常说“腱鞘炎不是小病”,很多人等到抓不住东西、家务丢掉才后悔莫及。

其实,腱鞘炎大多是反复用力和细节忽视的结果,任何年龄段都可能中招电脑族、手机族、重体力劳动者,都是高危群体。

所幸,腱鞘炎早期干预,有很大缓解与治愈几率。权威指南与临床经验,总结出5个自救方法,助你“拯救自己的手”:

一、减少机械重复动作,给手“放个假”

规律停歇,每30-40分钟用手活动要主动放松2-3分钟比如甩手、做手腕环绕。会减少30%以上的肌腱压力,显著减慢腱鞘退行性变的速度。



二、冰敷局部,减少炎症反应

拉伸疼痛明显期,可用冰敷手腕,每次10-15分钟,每天3次。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肌骨科临床研究发现,早期冰敷可将疼痛评分降低约36%。

三、合理使用护腕或夹板,固定减少损伤

尤其发作期间,佩戴护腕或支具,避免剧烈伸屈。美国骨科医师协会指南推荐,连续佩戴护具两周,可让65%的轻中度腱鞘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



四、科学拉伸与功能锻炼,促进血液循环

比如“祈祷式拉伸”“橡皮泥捏合训练”既能活动关节,又能防止软组织粘连。需温和进行,每天2-3组,每组3-5分钟。

五、必要时寻求专业治疗,早诊断早干预

如疼痛剧烈或功能障碍持续,及时就医。多项随机对照研究显示,早期口服消炎药物配合理疗,治愈率可达78%以上。极个别拖延者才需手术治疗。切记:拖延不等于安全,及时干预才是“拯救之道”。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女歌手“阿珍”意外身亡,很多剧院都有的电动座椅竟如此危险?业内人士推测:事发时可能忘切电源

女歌手“阿珍”意外身亡,很多剧院都有的电动座椅竟如此危险?业内人士推测:事发时可能忘切电源

极目新闻
2025-11-14 20:10:12
五条人命的血腥!

五条人命的血腥!

梳子姐
2025-11-14 16:43:16
2岁男童独自跑出门,奶奶不追反锁门回屋!妈妈:系继奶奶,孩子找回来了,非常寒心

2岁男童独自跑出门,奶奶不追反锁门回屋!妈妈:系继奶奶,孩子找回来了,非常寒心

极目新闻
2025-11-15 10:09:22
反手均废,樊振东4-2智取王楚钦杀进全运会决赛,还打出了大道理

反手均废,樊振东4-2智取王楚钦杀进全运会决赛,还打出了大道理

真理是我亲戚
2025-11-15 14:41:41
上海的通报来了,但荒诞并非只发生在上海

上海的通报来了,但荒诞并非只发生在上海

清书先生
2025-11-14 17:07:14
今年各行各业惨到什么程度?网友:穷的越穷,富的越富!

今年各行各业惨到什么程度?网友:穷的越穷,富的越富!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15 00:15:03
泰国王后在北京开心出席国宴!拎着标志性香炉包挽着泰王,惊艳了

泰国王后在北京开心出席国宴!拎着标志性香炉包挽着泰王,惊艳了

爱史纪
2025-11-15 09:59:38
高市死不悔改,国防部上场,日本急忙灭火,官员恳请中国坐下谈

高市死不悔改,国防部上场,日本急忙灭火,官员恳请中国坐下谈

时时有聊
2025-11-14 20:35:36
燕梳楼:如果日本驱逐薛剑,就是向中国宣战!

燕梳楼:如果日本驱逐薛剑,就是向中国宣战!

燕梳楼频道
2025-11-13 12:44:36
朝媒狠批日本:“千年宿敌”

朝媒狠批日本:“千年宿敌”

中国日报网
2025-11-15 10:51:02
又一科技巨头暴雷!5000人近10亿被套,人去楼空,老板已跑路?

又一科技巨头暴雷!5000人近10亿被套,人去楼空,老板已跑路?

八斗小先生
2025-11-14 17:43:11
哈登41+14+11加冕队史三双王 快船双加时险胜独行侠结束6连败

哈登41+14+11加冕队史三双王 快船双加时险胜独行侠结束6连败

醉卧浮生
2025-11-15 12:51:10
“长期戴耳机的受害者”上热搜,医生:听力损伤不可逆

“长期戴耳机的受害者”上热搜,医生:听力损伤不可逆

南方都市报
2025-11-13 10:14:07
11月15日俄乌最新:转折点来了?

11月15日俄乌最新:转折点来了?

西楼饮月
2025-11-15 13:27:48
致15死1失踪,湖南怀化沅水流域重大水上交通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致15死1失踪,湖南怀化沅水流域重大水上交通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界面新闻
2025-11-15 15:13:18
马斯克推出聊天平台X Chat:取代私信,可音视频通话和分享文件

马斯克推出聊天平台X Chat:取代私信,可音视频通话和分享文件

IT之家
2025-11-15 14:34:07
DeepSeek预测:2030年,300万的房子值多少钱?结果让人很意外

DeepSeek预测:2030年,300万的房子值多少钱?结果让人很意外

山丘楼评
2025-11-15 11:15:54
用AI假图骗“仅退款”,这是今年双十一最脏的一幕。

用AI假图骗“仅退款”,这是今年双十一最脏的一幕。

数字生命卡兹克
2025-11-14 09:22:51
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董亦军突发疾病去世,中央政法委发文号召学习

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董亦军突发疾病去世,中央政法委发文号召学习

澎湃新闻
2025-11-15 10:34:28
日本野心藏不住了?一旦开战,我军将如何吊打日军?

日本野心藏不住了?一旦开战,我军将如何吊打日军?

兵国大事
2025-11-15 00:45:04
2025-11-15 18:03:00
话史官1
话史官1
执笔话尽历史,品人生百味。
1328文章数 10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头条要闻

山西"狗咬人被摔死"案狗主家10人进院 喊"弄死你全家"

头条要闻

山西"狗咬人被摔死"案狗主家10人进院 喊"弄死你全家"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限时10.59万起 新款星海S9将11月19日上市

态度原创

旅游
手机
艺术
家居
游戏

旅游要闻

赏彩林不用去川西 凉山人自己的“大兴安岭”美翻了!丨图集

手机要闻

17是个好名字!iPhone 17/小米17系列都大获成功:首月销量大涨超20%

艺术要闻

1.7亿建成,1.5亿拆掉!荆州“天下第一关公”雕像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高玩招魂《星鸣特攻》私服成功 宣传片火速被下架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