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降温季,长江沿岸钓友常遇到这种情况:同样是 11 月中旬到 12 月中旬,有人爆护装鱼多到装不下,有人守半天没口空竿。撇开窝料、饵料这些因素,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水温变化的规律没摸透,鱼是冷血动物,全靠水温取暖,水温往哪变,鱼就往哪躲。今天把降温、升温时的水温规律和钓法跟打击好好讲讲,钓友们可以做个参考,再遇降温升温,不用瞎猜钓深钓浅,按照下面说的方法去做,稳稳上鱼!
![]()
一、降温分两种:大风慢降能钓,雨水猛降先歇
同样是降温,鱼的反应天差地别,核心看 “降温速度”—— 大风降温慢,鱼有时间适应;雨水降温猛,鱼直接停口。
1. 大风降温:当天钓底,次日钓深,渔获错不了
大风降温是 “从水面往水下慢慢冻”,底层水温一开始没变化,鱼只是从浅滩沉到水底,摄食欲望一点没减:
降温当天:不用慌,钓 1.5-2 米的底就行,鱼刚沉底,还在正常觅食,这时钓上的鱼,捏在手里都感觉比手 “热乎”;
降温第二天:水面温度降透了,鱼会往更深的地方迁(2-3 米),换个深水区打窝,照样能上鱼。
2. 雨水降温:当天可钓深,次日直接歇
雨水降温多是北方冷空气南下,冷热对冲来得猛,一晚上水温就骤降,鱼根本来不及适应:
降温当天:冒雨钓 1.5 米以上的深水区,还有零星鱼口;
降温第二天:别出门了,深浅水都没口,鱼冻得缩在水底不动,守着也是白挨冻。
![]()
二、升温分两类:太阳快升钓浅,地温慢升先歇
降温后升温,也不是随便钓都能上鱼,得看是 “太阳晒暖” 还是 “阴雨天慢慢回温”,两种情况钓法完全不同。
1. 太阳升温:1 天适应,钓浅准没错
降温后转晴天,阳光直射水面,水温 “从水面往水下升”,升温快,鱼适应也快,1 天就能缓过来:
升温当天:中午 10 点后,钓 1-1.5 米的浅滩,阳光晒暖的浅水区水温最高,鱼会游来晒暖觅食;
升温第三天:水温基本稳定,浅滩、深水区都有口,但浅滩鱼口更旺。
上次降温后转晴,我中午 11 点去浅滩钓,没 15 分钟就上鱼,一下午钓了十来条鲫鱼,比钓深水区还多,太阳升温的浅滩就是 “鱼的聚集地”。
2. 地温升温:等 2 天再钓,先在家歇着
地温升温是降温后连续阴雨,靠地下温度慢慢把水温 “捂热”,升温极慢,鱼适应得也慢:
![]()
升温前 2 天:别去,鱼还没缓过劲,没食欲;
升温第三天后:选 2-3 米的深水区,水温稍微稳了,才有零星鱼口,但渔获不如太阳升温时好。
这种天气我一般在家歇着,等放晴了再去,不用在阴雨天里遭罪,还没渔获。
三、关键提醒:只适用于静水,走水河道另说
以上这些规律,只针对池塘、水库、浅湾等静水区域;如果是流动的河道,情况不一样 —— 走水会带动水温循环,降温升温时,鱼不会扎堆往深或往浅迁,而是躲在 “缓流区、草边、石缝” 这些避寒又挡流的地方,钓法以 “守缓流障碍区” 为主,不用严格按深浅分。
摸透水温规律,秋冬钓鱼不空竿
冬季钓鱼不管升温还是降温,我们跟着鱼的 “暖区” 钓,上鱼率会大大提升“大风降温钓深不钓浅,雨水降温次日歇;太阳升温钓浅不钓深,地温升温等两天”。按这个规律选钓位,就算气温忽冷忽热,也能稳稳找到鱼的“聚集点”,找到鱼的“老窝”!还愁钓不上来鱼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