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飞快,转眼之间就进入到了农历的九月二十五,这个日子,在很多人看来,只不过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但其实它还是有着很多的讲究的,甚至在民间,老辈人还一直在讲“最怕九月二十五是晴天”,那么这个又是什么意思呢?
![]()
农历九月二十五有什么特点?
在古人看来,九月二十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在干支历当中,它是乙巳年、丁亥月、丁亥日,亥在十二地支中属水,象征江河湖海,代表着丰沛的雨水、流动的水系与收藏的终点。然而,日干“丁”属阴火,是灯烛之火,星光之焰。
按照五行相克理论来看,水本克火。但丁火势微,遇亥水强旺,并非简单的相克,更像是一种 “水火交战” 的意象。这种气场交织的日子,天气的表征(晴或雨)就显得尤为关键。
![]()
所以如果在九月二十五,一旦出现晴天的一个天气情况,这种就是典型的火旺,那么老辈人看来,这个就是天地之气失去了平衡,它会加剧天气的一个反常。
从我们现在的角度来看,也可以理解,为啥这个时候天气气象的重要性。因为这个时候若持续被干燥的大陆性气团控制,晴天居多,这种天气格局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续至初冬,导致降水偏少。从而出现暖冬。
![]()
九月十五还是建除十二神当中的建日
建日,乃是建除十二神之首。“建”者,建立、开始之意,象征事物的开端、力量的萌发。它通常被视为一个强旺、充满能量的日子。
所以当出现水火交战的一个格局的时候,人们就希望有个好的开头,能够遵循时令,直白一点讲,该冷的时候就要冷,比如说这个时候冷空气占据主导,阴雨天气比较多,那么这个就是正常的一个天气情况,反之,如果出现高温天气,那么就是反常现象,作物就容易起到受灾的作用。
![]()
事实上,关于九月二十五,这天的天气预兆,是比较多的,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
一、 久雨不晴,且看丙丁,丙丁无雨,一旬少雨
这里说的就是,如果雨水持续的时间比较长,我们就看丙日和丁日,如果说丙日和丁日也没有下雨的话,那么一旬,也就是接下来的10天之内,雨水都会比较的少,而这个时候已经是立冬之后,天气原本阴雨是增多的,没有雨,天气反而暖,则表明后续可能出现暖冬的一个天气。
二、 九月二十五晴,冬田干裂开
这里说的是,如果九月二十五是出现了晴天,那么冬田,一边是有很多的水的,这个时候就连冬田的水都干了,说明后续出现雨水的概率比较少,出现了一个典型的暖冬情况,从侧面也是告诉我们,气候出现了异常。
九月二十五为啥害怕出现晴天?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就比较了解了,九月二十五是晴天,预兆这后续的雨水比较少,那么就有可能导致暖冬的一个出现,而如果出现暖冬的话,那么作物的生长就会受到限制,尤其是需要过冬的作物,很容易受到来年天气的一个影响。
![]()
所以人们害怕晴天,主要还是出于对作物的一个担忧,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形成有效的阴雨天气,后续出现晴天的概率就会比较大。
当然这个只是古人的一个观察,它并不科学,而且俗语谚语,毕竟也带有一定的地域性,尤其是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这些就更加缺乏科学依据了,不过有一点,说的事很有道理的,该冷的时候要冷,该热的时候要热,这样作物才能顺利的生长,才能真正迎来五谷丰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