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天,感觉大家一窝蜂在讨论“低价银行直供房数量激增 ”的话题。
今早起床刷手机,看见中介同行朋友圈:
“万万没想到,自己业务的最大竞争对手居然是银行!试想一下银行如果大规模做房产中介业务,因为对开发商融资一清二楚,卖的房不易烂尾,且买房直接办贷款,安全又方便,谁还去街边小店找中介?”
不得不感慨,形势逼死人,地产人已经居安思危到这种程度了吗?
搜索了一下京东、阿里资产交易网发现,今年兰州同样出现了一些明确标注为“银行直供”的拍卖房源,住宅、商业皆有。
过去只听过法拍房,银行直供房又是个啥?
一种是个人断供被金融机构收走的房产;另一种是企业或个人申请经营贷抵押,却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清偿的房产。
还有一种,就是地产商由于债务重组,作为债权人金融机构承接未出售的房产。
银行直售房源在出售前,各类纠纷基本已经处理完毕,产权已经归银行所有,与法拍房还是有一定区别。
站在买方视角,这些房子一般不需要腾房,产权清晰,银行拿出来法拍,你拍下来了之后就能直接入住办手续。
相关报道说,银行直供房整体价格普遍低于同区域二手房/新房15%-25%,部分远郊或多次流拍房源折扣达30%,个别标的接近半价。
简单来说,速度快,价格便宜,没那么多糟心事,表面上看诱惑力满满。
怪不得大家已经焦虑起来了,这一波又是瞄准捡漏心态,又很容易让人和房价波动联系起来。
银行批量下场卖房,猛地一看,说明两个问题:
第一,很多购房者顶不住了,出现了大量断供、抵债房。
住建部6月数据显示,全国断供人数达到83.7万,较去年同期上涨17.2%;到了三季度,最新统计数据进一步攀升至91.2万户,较去年同期增长16.8%。
很多人正在经历房价下跌导致资产变负债、收入下降或者失业、高杠杆购房在经济下行时难以为继的绝望三件套。
有资料显示,断供者中85后和90后占比高达80%,他们多在2018-2022年房价高位时购房,当前还款压力更大。
第二,很多地方小银行也快顶不住了,当企业或个人借款人无力还贷时,银行通过债权剥离取得完整产权,随后以房东身份直接出售或出租,快速盘活资产。
从挂牌规模来看,目前主要是地方银行在做。
包括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兰州银行、吉林农商行、兰州农商行等均在开展房产直售业务。
而且也不是今年突然出现的,只是今年有些城市量突然上来了,引发了大家的关注和探讨。
仔细看了看,各个平台在挂的这类银行直供房源,兰州主城四区、兰州新区、和平、榆中、定远等区域均有。
但很明显,大多数还是主要以相对老旧、以及偏远的房屋为主,价格方面,则确实很有吸引力。
![]()
阿里资产平台 银行直供房源
比如,已成交的城关盐场片区昶荣·水岸华庭95.05平的两室,成交价格约为61万元。
雁滩雁南路101.97平两居室,起拍价72.5万,金雁花园169.72平三居,起拍价82.8万;九州合作新村60多平,起拍价25万。
安宁黄河边景园盛世华都218.54平的四房,起拍价130多万;培黎街道邱家湾老旧小区129.32平,起拍价约63万。
定远、新区等地,100平左右的房子,基本起拍价三四十万起……
也有像城关区九州上层官邸等一些次新小区,银行直供房价基本还是维持在7000多的单价上。
雁滩鸿运润园的高层大套,起拍价基本在1.2万元/平方米……
![]()
阿里资产平台 银行直供房源
而今年,由于兰州主城新增供应大多为新规之后诞生的3.5代、4代优化产品,城关、七里河新房成交均价都是过万的,安宁9000多,西固8000多,榆中、皋兰5000多。
兰州二手房的趋势,基本就是每月保持新增两三千套的趋势,但成交价格依然在持续下探,成交热度也在攀升。
目前来看,银行直供房对兰州楼市的冲击很微小。
银行直供房本质上还是和法拍房性质相似,中指研究院最新发布数据,2025年1-10月,全国法拍市场各类法拍房源累计挂拍数量60.5万套,最终成交拍品数量为13.8万套,成交率仅有22%,流拍现象普遍。
相比之下,2024年全国二手房交易超300万套,月均成交25万套。
法拍房市场本就有限,银行直供房成交量又能有多少?这种小市场对整体房价影响目前可以说微乎其微。
首先规模短期内不会形成压倒式的情况,其次对于捡漏这种事,相信大家已经被楼市训练得很敏感了。
而且目前来看,兰州挂出的银行直供房,好地段的次新房和二手房价的区隔还没有体现出多大的鸿沟。
那种又偏又远又旧的房子,对现在的购房者能产生的吸引力非常有限。
如果要说将来银行直供房规模越来越大,最直接的影响,首当其冲肯定还是二手房。
毕竟多一个卖家,就多了一个议价者,银行亲自下场,等于是让卖方市场更加卷了。
老破小、老破大们的价格体系,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影响。
最坏的结果就是,以后银行直供房的价格,约等于二手房市场的参考价。
其实从2022年开始,不管是地产新模式的创建,还是高品质住宅的不断迭代,比如法拍、双轨制、四代宅,再到现在的银行直供房。
不管有意还是无意,可能最终都会对现有二手房造成伤害。
从今年开始,兰州新入市的项目,产品基本都是四代宅,为的就是对现在的住房产品形成压倒性优势。
新旧产生明显的界限和间隔,吸引或者说倒逼有实力有需求的家庭换房。
而且到现在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感受,就是开发商对产品升级越来越敏感和重视。
即便都是四代宅,2026年的产品也要力争做得和2025年不一样。
也只有这样,才能给那些有需要的人,给出足够的购买理由和动力。
房地产市场正在经历深刻的重构过程,这个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各种新现象、新问题。
昨天是配租、配售的保障房,今天是低价银行直供房,明天说不定又出来一个什么新物种。
这些都是这个过程中的缩影,既没必要恐慌也没必要急着捡漏。
市场的调整期,往往也是价值回归的过程,我们能做的,永远是保持理性、按需求审慎决策。
作者=指兰针·边璋
版权声明:本文为指兰针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如需授权,联系客服
法律顾问= 上海兰迪(兰州)律师事务所·张维林
联系电话:181 9800 5777
我们一起聊聊观点,讲讲故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