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渺
截至2024年,我国科技期刊总数已达5325种,较2023年增加114种,其中2024年新创办期刊46种。期刊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不断上升,2015年至2024年这十年,共发表论文1200万余篇,累计被引7100万余次,篇均被引接近6次……在近日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以下简称《蓝皮书》)中,这些数据聚焦“学术出版能力建设专题”,勾勒出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基本情况。
《蓝皮书》由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组织编写。报告显示,当前,我国科技论文的产出力已位居世界第一,但科技期刊的出版力(承载力)、影响力、原创力、传播力及领导力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基于2024年期刊年检、审批等数据分析,《蓝皮书》系统阐述了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六个核心方面:总量逐年增加、出版资源依然分散但集群化趋势明显、学术影响力持续提升、形成学科覆盖全面且多类型机构共同参与的论文发表格局、中英文期刊协同发展、科技社团成为着力打造一流科技期刊的中坚力量。
从数据上看,主管、主办和出版单位分布依然是分散的,但国内初步形成了63个科技期刊集群,涉及3294种期刊,反映出集群打破运营单位及地域限制、抱团取暖。从引证指标上看,中国期刊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不断上升,2015至2024年,这十年共发表论文1200万余篇,累计被引7100万余次,篇均被引接近6次;同时,共发表高被引论文15.8万篇。
以CNKI收录的4641种期刊为统计范围,2024年,中国期刊共发表可被引论文104万篇,60个专业学科中有32个学科年发文量超过1万篇,合计约占总发文量的95%。高校仍是科技论文产出的主力,发文占比为36%,在数学、物理学等基础学科发文占比超过80%,医疗机构在临床医学相关学科中占主导地位,企业在石油天然气、冶金工程、矿山工程等工程技术领域表现活跃,科研机构则在天文学、核科学技术等特色学科中发挥关键作用。
《蓝皮书》提到,中国学者国际论文和国际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从即年引文影响力看,2024年,论文的引文影响力为5.11,中国学者国际论文的引文影响力为3.51,二者均高于全球论文引文影响力2.77。
然而《蓝皮书》也提到,在国际影响力的表现上,英文刊显著领先中文刊。英文刊刊均国际总被引频次为2600余次,是中文刊的12倍;英文刊刊均影响因子4.4,是中文刊的42倍;英文刊刊均境外施引作者人次7000余次,是中文刊的54倍。
国际出版方面,中国SCI期刊数量稳步增长但规模不足。2024年,95.8%的中国科技论文发表在境外期刊上。这说明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出版的承载力远远无法满足我国科技论文发表的需要,还需大幅度提升。
此外,我国交叉学科期刊一定程度上彰显了交叉研究支撑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实践引领力,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仍显薄弱。《蓝皮书》显示,中国的交叉学科期刊数量108种,归入93个学科,居世界第6位,美国有1480种交叉学科期刊,归入176个学科,排名第一。分析SCI收录的跨2个及以上学科的中国期刊发现,材料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的期刊数量最多,有19种,占材料科学总刊数的70%。目前,交叉学科期刊数量较少、交叉跨度略低、多样性还不够,折射出交叉期刊布局的局限性与学术引领缺口,需进一步完善交叉期刊的布局体系。
报告指出,我国期刊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亟须通过模式创新、能力提升与生态重构,实现从“单刊发展”向“集群协同”的战略转变,推动期刊做精、做大、做强。当前,我国学术出版能力建设中面临多重挑战,如期刊学科交叉布局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对多学科融合创新的支撑作用有待加强;期刊在决策支撑方面的功能还不充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参与度和话语权;产业链各环节协同有待提升,集约化服务水平仍需加强,对数智化转型进程形成一定制约;知识服务能力与品牌影响力均有提升空间,市场活力尚未充分激发;自主科研评价体系对国内期刊发展支持不足,优质稿源外流现象仍较明显,自主评价话语权有待进一步确立。
针对挑战,《蓝皮书》提出对策建议,包括优化新兴交叉学科期刊布局,培育示范性交叉学科期刊;围绕国家战略策划选题,增强决策支撑力;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与出版全流程融合,以数智化驱动知识服务创新;培育特色刊群,提升国际品牌影响力;推动相关部门建立并完善自主评价体系,推进中外期刊在评价使用中的同质等效,引导优秀成果在国内期刊首发。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