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注意到,印度游客来华的变化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快,还更丰富?
![]()
以前只是商人出差,现在开始有人把中国当成一个多元化的目的地,从采购到就业,从留学到合作,真的是““走出去”的新面貌。
![]()
这些天来的新消息,可以说给了我们一个鲜活的画面。
首先是签证政策,2025年底开始,商务签“快速通道”加速审批,把时间从15天缩到7天,谁都能感受到中国变得更友好,更方便了。
很多印度企业老板,还有那些打算来投资或者采购的年轻人,申请次数明显增加了,第一季度同比增长超五成,不能不说,政策的变化在背后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除了签证变化,最令人惊喜的还是真正“走出去”的新目的地。
东莞、佛山这些从前人们不怎么关注的制造业城市,现在成了印度游客的“新宠”。
比如东莞的家具市场,印度采购商增加了一倍多,基本上都是买中低端家具配件,成本还比印度本土低,将这些商品低价转售,利润其实挺可观的。
支付方式的变化也特别明显。
过去还在用现金或者汇款,现在65%的印度游客开始用支付宝、微信支付,甚至深圳一些市场设置了卢比和人民币的直兑窗口。
这方面的数字化推行,让跨境交易变得简单快速,利润也更可控。
然后是旅途的“扩展”。
以前大家主要在北京、上海、广州那几主要城市转一圈,但现在,东莞、佛山这些二线城市的热度崛起,成为新的“打卡地”。
尤其是家具、建材这些品类,不只是短暂停留,而是带动了更深度的合作和采购。
这一切都昭示着,中国的产业链和数字基础设施,正在成为吸引印度大陆多阶层人士的关键因素。
更别提社会层面的变化。
女性游客比例升到45%,留学生数量也上涨了40%,特别是在电子商务、智能制造这些“未来”行业深耕细作。
看得出,印度对中国的关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临时采购”了,他们像在找一个长久的合作伙伴、学习对象甚至一个未来的工作地。
我觉得,这些新趋势,让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中国的“吸引力”。
不再只是价格优势或地理便利,更是政策的灵活、产业的开放和支付的便利,逐渐塑造出一种全新的“合作生态”。
或许,未来我们还会看到更多不一样的角度,不仅仅是“来买东西”的旅客,更丰富的交流和合作正悄然展开。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