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记者 莫荞菲
![]()
热点播报
HOTSPOTS
沙拉访美后,叙利亚会倒向美国吗?
美国总统特朗普10日在白宫与到访的叙利亚政权领导人沙拉举行闭门会谈,后者成为1946年叙利亚独立以来首位访美的叙领导人。访问期间,美国宣布延长对叙利亚的制裁豁免,叙方则表示同意与美合作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
分析人士认为,沙拉此访实现了美方延长制裁豁免这一主要目标,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叙恢复国内经济、稳固政权过渡。美方则试图利用叙现政权来实现自身战略利益。但美叙双边关系中不确定因素较多,叙利亚完全倒向美国的可能性不大。
叙利亚:寻求外交“突破口”
与通常接待外国领导人不同,特朗普此次未在白宫正门迎接沙拉,沙拉也未乘坐装饰国旗的车辆,而是从侧门低调进入白宫。两人在椭圆形办公室进行闭门会谈之前,未允许媒体提问和拍照。
会谈后,特朗普向媒体表示,沙拉是一位“强有力的领导人”,美国政府将帮助政治过渡进程中的叙利亚取得“成功”。美国财政部同日宣布,将今年5月特朗普发布的对叙制裁豁免行政令再延长180天。
舆论普遍认为,沙拉此访的主要目标是争取美国尽快全面解除对叙制裁并为叙政权争取国际社会认可,从而为恢复国内经济、重返国际舞台“打开突破口”。从双方会谈情况看,叙方基本实现了这一目标。
叙方在美方关切的反恐合作领域展现出积极姿态。叙政权新闻部门负责人穆斯塔法10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叙利亚近期与打击“伊斯兰国”的国际联盟签署一份政治合作宣言,确认叙利亚在打击恐怖主义和维护地区稳定方面的伙伴地位。另据媒体报道,叙政权近日在叙多地展开打击“伊斯兰国”行动,逮捕70多名嫌疑人。
叙政治分析人士艾哈迈德·阿什卡尔认为,加入该联盟意味着叙利亚可以获得更广泛的国际认可、军事培训和后勤支持,有望为叙政权带来更多外交空间和安全利益。此访或是叙利亚与西方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美国:借机布局中东
对美方而言,沙拉此访或将成为美国对叙政策转向进而重新布局中东的重要一步。
阿萨德政权时期,叙利亚与俄罗斯关系密切,美国及其盟友以色列还一直将叙利亚视为伊朗主导的“抵抗轴心”的一员。去年12月阿萨德政权被推翻后,叙方多次呼吁美方解除对叙制裁。美国朝野普遍认为,通过解除制裁等措施帮助沙拉实现政权稳定过渡,对削弱伊朗的地区影响力、阻止“伊斯兰国”等极端势力卷土重来至关重要,同时还有助于限制俄罗斯和伊朗在叙利亚和地区的影响力。
目前,美国以打击“伊斯兰国”为由在伊拉克和叙利亚东北部保留少量驻军,而特朗普政府一直希望美国从中东事务中抽身,并让美军撤出伊叙两国。美媒分析说,“这一目标只有在叙方证明其有能力打击‘伊斯兰国’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否则美军撤出后,“伊斯兰国”等极端组织或有机可乘、卷土重来。
此外,特朗普从首个任期起就力推关于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关系正常化的所谓“亚伯拉罕协议”。在他看来,“亚伯拉罕协议”是其重要的外交成绩,美叙关系改善有助于推动叙利亚与以色列接触,甚至推动叙加入“亚伯拉罕协议”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这将为特朗普政府带来政治和经济利益。
美叙关系:变数仍不少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叙利亚政权有求于美国,特朗普政府也希望拉拢叙利亚,但双边关系中不确定因素较多,叙利亚完全倒向美国的可能性不大。
首先,美国落实解除对叙制裁存在变数。据美媒报道,虽然共和、民主两党都支持全面解除对叙制裁,但两党都有国会议员希望对此附加一定条件,如保障叙国内少数族裔和不同教派的安全和政治参与、与以色列等地区国家保持和平关系等。如果对叙制裁无法顺利解除,美国也难以指望叙利亚配合其政策目标。
其次,叙利亚不会放弃与俄罗斯的长期关系。美国智库华盛顿近东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安娜·博尔谢夫斯卡娅表示,叙利亚尚难摆脱对俄罗斯援助的依赖,俄目前仍在叙保留军事基地,帮助叙印制货币,并为其提供军事物资以及能源和粮食供应等。
此外,叙以关系改善不易。去年12月叙政局剧变后,以军占领了戈兰高地军事缓冲区及周边区域。有分析指出,叙利亚人视戈兰高地为国家尊严和身份认同的象征,若沙拉政权在这一问题上对以方让步,将“是不可想象的”。沙拉9月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发言时也谴责以色列持续空袭叙利亚领土。叙以关系出现实质性改善面临不小挑战,这也将为美叙关系发展增添复杂性。
再次,沙拉巩固政权仍有挑战。叙国内民族和教派问题历来错综复杂,多年战乱和西方制裁令叙利亚经济形势严峻,目前政治过渡进程依然艰难脆弱,另外还有域内外大国不断插手叙内政外交。不少美国中东问题专家对沙拉能否有效治理国家有所怀疑,一些西方分析人士认为,叙国内不少事务“并不在其掌控之中”。(新闻来源:新华社)
时事速递
HOTNEWS
速报
美军最大航母打击群进入加勒比海
美国海军11日发表声明说,美军最大航空母舰“杰拉尔德·R·福特”号率领的航母打击群当天抵达美军南方司令部责任区,部署在加勒比海。五角大楼首席发言人肖恩·帕内尔在声明中说,部署航母打击群将增强美国在西半球侦测、监控和打击能力,从而“打击毒品贩运,削弱并最终瓦解跨国犯罪组织”。
速报
伊拉克举行国民议会选举
伊拉克11日举行国民议会选举。据伊拉克独立高等选举委员会介绍,共有7744名候选人角逐329个议员席位。此次选举是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举行的第六次国民议会选举。选举于当地时间11日18时结束,初步结果预计于投票结束24小时内公布。
速报
希腊东北部多座岛屿遭暴风雨袭击
据希腊国家广播公司11日报道,希腊东北部爱琴海多座岛屿11日遭强降雨和冰雹袭击。当地政府已向中央政府申请紧急财政援助,用于修复基础设施并支持受灾农户。在萨摩斯岛,暴风雨伴随冰雹,造成当地房屋被淹、道路受损,多处正处于采收高峰期的橄榄园损失严重。
速报
爱尔兰当选总统康诺利宣誓就职
爱尔兰当选总统凯瑟琳·康诺利11日在首都都柏林宣誓就职,正式就任爱尔兰第十任总统。康诺利在就职演说中说,她“怀着谦卑与自豪”的心情就任总统,并承诺“将以尊严、决心和勇气履行总统职责”。她呼吁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并反思战争带来的影响。
速报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韩国附近海域倾覆的两艘中国渔船系正常作业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11日发布通告,对于近期在韩国附近海域接连发生两起中国渔船倾覆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深表痛心。经初步核实,两艘渔船手续齐全,系正常作业。据中国驻光州总领馆通报,11月9日和10日,两艘中国渔船先后在韩国附近海域倾覆。目前共有8人获救、2人死亡、12人失踪,中韩海警仍在联合全力开展搜救工作。
速报
叙利亚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多件文物被盗
据叙利亚国家通讯社11日报道,该国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10日晚发生文物失窃案,多尊古代雕像和数件珍贵文物被盗。相关调查行动正在进行,有关部门将全力抓捕涉案嫌疑人并追回被盗物品。有媒体报道称,被盗雕像的年代可追溯到古罗马时期。
速报
委内瑞拉举行新一轮军演
委内瑞拉国防部长洛佩斯11日通过社交媒体发布政府公报说,委军方当天举行新一轮军演,以提高军队指挥、控制和通讯能力,应对外部威胁。公报说,此轮军演将持续至12日,涉及海陆空作战单位以及导弹等武器系统部署。
数读天下
HOTDATA
55亿欧元
![]()
美国科技巨头谷歌11日宣布,未来四年将在德国投资55亿欧元,这是该公司迄今在德国最大规模的投资计划。据介绍,这笔投资将主要用于在德国黑森州迪岑巴赫新建一座数据中心、扩建邻近城市哈瑙的现有数据中心,并加强云基础设施建设等。
140人
尼泊尔国家减少灾害风险管理局11日发布报告说,今年雨季期间因暴雨引发的各类灾害导致全国140人死亡,30人失踪,约300人受伤。
6.4%
哈萨克斯坦国家经济部当地时间10日发布消息称,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数据,今年1至10月,该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4%。工业、贸易业和运输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一句话小评
HOTCOMMENTS
日本将上调外国游客签证费 为40多年来首次
![]()
这是5月15日在日本东京的东京站附近拍摄的城市景观。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
日本政府计划从2026财年起上调外国游客的签证申请手续费。这将是日本外务省1978年有相关记录以来首次提高该费用。据悉,日本政府将参考欧美国家的签证费水平决定上调幅度,并将部分新增收入用于应对“过度旅游”。现阶段,日本单次入境签证费为3000日元(约合139元人民币),多次入境签证费为6000日元(约合277元人民币),大幅低于美国和欧洲多国。
小评
此举短期内或将抑制日本旅游业增长。
联合国难民署:过去十年2.5亿人因气候灾害流离失所
联合国难民署11日发布的报告显示,过去十年间,与气候相关的灾害已在全球范围内造成约2.5亿人流离失所。报告显示,全球每4名难民或因冲突流离失所的人中就有3人生活在气候相关灾害“高风险或极端风险”的国家,目前全球范围内几乎所有的难民营都面临“前所未有的高温威胁”。
小评
加大对适应气候变化的投入,要确保气候资金惠及受影响最严重的群体。
来源:工人日报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