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美军试射民兵3,俄采取对等措施回应,核军备竞赛或将再起启动?

0
分享至

看到这个消息把小清都惊呆了,美国这是又要搞什么幺蛾子?

美军又一次试射“民兵3”,外表看是一次例行检测,实则是世界上最危险的“信号灯”被点亮。



就在华盛顿宣布“考虑恢复核试验”的几天后,莫斯科的安全会议也传出硬声回应——“对等反制”。

一个半世纪前冷战的阴影似乎被重新翻开,这一次,世界能否撑住,不让历史重演?

接下来这场暗流涌动的核博弈,我们必须看清,也必须心中有数。





例行测试背后的战略考量

这次“民兵3”的试射,从某种意义上说,比导弹本身还要“老戏骨”,这款上世纪七十年代服役的洲际导弹,几乎是美国陆基核力量的象征。

美军手里大约还剩下四百枚在用,每一枚都可能装着多弹头核战斗部——这意味着,一个按钮就能毁掉一个城市群。



尽管美国人一再强调“例行测试、无关政治”,但试射的时间点、飞行距离、操作细节都透着“战略炫技”的意味。

可是这似乎不仅仅是为了测系统,更像是一种“演练”:假如战略通信受损,美国还能否维持对核武力量的直接控制?

美国空军的解释是“保证战备可靠性”,但我们很清楚,背后的战略动因远不止于此。



新一代“哨兵”导弹项目屡屡延误,成本飙升、进度滞后,按照原本规划,“民兵3”将在2030年代退役,可眼下看来,老家伙还得苦撑至少二十年。

这次测试既是例行检查,也是“体检报告”——看看六十岁高龄的装备还能撑多久。

另一方面,也是给外界,尤其是俄罗斯和中国,展示一种“延续力”:即便新一代延迟,美国依旧拥有可随时出击的核威慑力。



从地缘政治上看,这次试射既是试探,也是施压,美国国内经济依旧脆弱,通胀、分裂、债务危机层出不穷,可军事外交领域,特朗普政府却希望“亮肌肉”来稳固国际地位。

导弹升空那一刻,不只是技术信号,更是政治信号——告诉世界,美国仍能主导游戏规则。

问题是,这样的“信号”很可能会被另一端的莫斯科误读成挑衅,而在核问题上,任何一次误判,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代价。



美俄核博弈的微妙互动

消息传到莫斯科后,克里姆林宫并没有急于发表愤怒的声明,而是召开了被外界认为“异常重要”的安全会议。

普京在会上态度很明确,提到如果美国或其他CTBT缔约国恢复核试验,俄方将采取对等反制措施。

要知道,苏联最后一次核试验还是在1990年,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俄罗斯若真恢复核试验,意味着国际核秩序的根基可能彻底动摇。

不过更微妙的是,俄方同样谨慎,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事后解释说,普京并没有下令“立即准备试验”,而是“要求有关部门评估启动准备的可行性”。



换句话说,俄罗斯要准备,但不会先动手,这是一种典型的战略信号管理:既要在舆论上展示强硬姿态,防止被动,又要避免真的越界,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

美俄之间这种“以试验对试验”的互相牵制,其实早已形成周期性规律,冷战时期如此,如今亦然。

只不过今天的危险更复杂,因为除了两国自身,现在还有更多的“观察者”在场——欧洲、亚太、乃至北约各成员国,都在盯着这场博弈的每一步动向。





核军备竞赛的风险与管控

其实,美俄都明白,目前的核态势再升级,对任何一方都没有好处。

美国内华达试验场若要重启核爆测试,起码要两至三年时间;而俄罗斯的新地岛虽然基础设施完备,但真正恢复核爆,也需要巨大政治决断和资金投入。



就算技术层面能做到,国际舆论、经济制裁、能源格局等连锁反应,足以让任何一个国家三思。

这时,中国的角色更加凸显,我们始终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坚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并呼吁各国通过对话与合作减少核风险。

面对美俄的对抗,中国的立场很清晰:核安全不应成为大国博弈的工具,更不能拿地球未来赌注。



从国家安全角度看,中国必须关注这场核竞赛的动向,同时也要通过多边外交、军控机制,推动核透明与战略稳定。

因为一旦核平衡崩塌,首先受伤的往往不是制造威胁的国家,而是所有被卷入地缘冲突的普通民众。

冷战结束三十多年,人们早已习惯了远离核爆的日子,如今一个接一个的“例行试射”,又让尘封的恐惧隐约回到了现实。



无论是加州夜空的亮光,还是北冰洋上空的寒流,它们都在提醒我们:核威慑的安全不是绝对安全,而是一种脆弱平衡。

任何一方的轻率行动,都可能毁掉这种平衡,越是大国,越该展现责任。

所以,当美国再次试射“民兵3”,当俄罗斯表态可能“对等恢复核试验”,我们更要关注的不只是两国的博弈,而是整个国际秩序的未来走向。



真正的力量,不是比谁的导弹飞得远,而是比谁能更早意识到:控制自己,才是最强大的威慑。

从范登堡的火光,到克里姆林宫的会议桌,美俄在核博弈中再次走到了危险的临界点。

表面上看似只是一次导弹试射和几句强硬表态,但背后牵动的,是整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安全神经。



希望这次导弹的亮光,不是下一次爆炸的预告,而是提醒所有大国:真正的安全,来自克制与对话,而非弹道轨迹的长度。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富婆女主持被气进医院的瓜

富婆女主持被气进医院的瓜

热闹吃瓜大姐
2025-11-12 21:00:02
河北一家五口遇害案未当庭宣判,被害人家属身穿印有遇害者照片T恤走出法院,律师:被告认罪认罚

河北一家五口遇害案未当庭宣判,被害人家属身穿印有遇害者照片T恤走出法院,律师:被告认罪认罚

极目新闻
2025-11-14 13:54:58
x欲最强的星座!

x欲最强的星座!

同道大叔
2025-11-14 22:37:32
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滞留太空的中国航天员,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滞留太空的中国航天员,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混沌录
2025-11-12 21:27:15
普贤菩萨曾言:无名指超过食指的人,这一生注定有6件事躲不过

普贤菩萨曾言:无名指超过食指的人,这一生注定有6件事躲不过

卡西莫多的故事
2025-11-13 09:54:48
退役移居美国,三个孩子三个爹,52岁“东方神鹿”王军霞现状如何

退役移居美国,三个孩子三个爹,52岁“东方神鹿”王军霞现状如何

春秋论娱
2025-10-20 07:21:29
14号收评:三大指数集体回调!所有人都注意,大盘下周开始这样看

14号收评:三大指数集体回调!所有人都注意,大盘下周开始这样看

春江财富
2025-11-14 15:32:52
国际乒联执行委员会公布候选人名单,刘国梁、柳承敏在列

国际乒联执行委员会公布候选人名单,刘国梁、柳承敏在列

懂球帝
2025-11-14 17:01:11
外交部:再次敦促七国集团停止操弄涉华议题、干涉中国内政

外交部:再次敦促七国集团停止操弄涉华议题、干涉中国内政

新京报
2025-11-13 23:07:04
日本为啥跳出来?

日本为啥跳出来?

虚声
2025-11-13 20:48:37
国王超市开张,萨博尼斯有多队咨询,拉文却无人问津!

国王超市开张,萨博尼斯有多队咨询,拉文却无人问津!

爱体育
2025-11-14 23:18:27
下半年首场寒潮来袭!昆明新一轮冷空气将在……

下半年首场寒潮来袭!昆明新一轮冷空气将在……

昆明信息港
2025-11-14 23:04:39
中方召见日本大使,石破茂紧急灭火,绍伊古对高市早苗称呼变了

中方召见日本大使,石破茂紧急灭火,绍伊古对高市早苗称呼变了

时尚的弄潮
2025-11-14 15:30:17
人到晚年,这3种晚辈别给压岁钱!不是小气,是自己的清醒

人到晚年,这3种晚辈别给压岁钱!不是小气,是自己的清醒

雪雪呀
2025-11-14 10:49:16
PGone出现了心理状态问题!目前定居在深圳!

PGone出现了心理状态问题!目前定居在深圳!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14 08:31:08
看哭了!92岁母亲被儿子殴打后续:儿子被刑拘,母亲却用500元赎儿子欲“私了”,网友炸锅了

看哭了!92岁母亲被儿子殴打后续:儿子被刑拘,母亲却用500元赎儿子欲“私了”,网友炸锅了

文字里拾光
2025-11-14 20:29:48
马伊琍都要五十了,这松弛感一般人真比不了,大上海的靓女

马伊琍都要五十了,这松弛感一般人真比不了,大上海的靓女

科学发掘
2025-11-12 13:58:37
阿里对标ChatGPT项目来了?通义App正式更名“千问”

阿里对标ChatGPT项目来了?通义App正式更名“千问”

IT之家
2025-11-14 13:08:04
红星新闻批影视飓风Tim相亲掩不住傲慢,后者回怼:已取证!

红星新闻批影视飓风Tim相亲掩不住傲慢,后者回怼:已取证!

超角度
2025-11-13 23:15:43
刚开播就骂声一片!央八力挺却差评如潮,戏混子扎堆撑不起场面

刚开播就骂声一片!央八力挺却差评如潮,戏混子扎堆撑不起场面

白面书誏
2025-11-12 17:39:34
2025-11-15 00:24:49
许穋很机智
许穋很机智
每天创作搞笑幽默视频,谢谢关注
607文章数 2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国防部:日方若胆敢铤而走险必将碰得头破血流

头条要闻

贵州盘州花亿元建"世界最大人造月亮"项目 已停运5年

头条要闻

贵州盘州花亿元建"世界最大人造月亮"项目 已停运5年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健康
教育
手机
数码
游戏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教育要闻

重磅!西城老牌重点校获授“钱学森创新班”!

手机要闻

华为Mate80 Pro Max突然曝光:定制20GB大内存,双长焦也来了!

数码要闻

联想份额直追小米 中国平板市场格局生变

IGN吐槽《COD22》单人战役太折磨!挂机还会被踢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