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客服从9000人减到5000人。
”2025年,Salesforce首席执行官马克・贝尼奥夫这句话,直接戳破了硅谷当下的真实处境。
不是哪家公司一时兴起砍编制,而是整个科技行业都在经历AI引发的岗位大洗牌。
全球科技公司裁掉的人数已经不少,Meta砍了硬件部门和AI基础设施团队,谷歌云裁了设计岗还开了自愿离职通道,这些操作看着都在“瘦身”。
![]()
一开始我还以为是科技行业不行了,后来才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这些公司一边大刀阔斧裁撤传统岗位,一边在AI领域疯狂砸钱抢人。
Meta给顶尖AI研究员开出的签约奖金能到1亿美元以上,谷歌花24亿美元收购初创公司,说白了就是冲着人家的核心技术团队去的。
Salesforce裁了几千客服,转头就说要多招提示词工程师和AI产品经理。
![]()
同一间公司里,有人收到裁员通知收拾东西,有人却被猎头半夜打电话抢着要,这种反差感真的让人摸不着头脑。
裁员与抢人并存,K型曲线有多魔幻
这种看似矛盾的操作,其实勾勒出了一条清晰的K型就业曲线。
一边是持续下行的传统岗位,客服、内容审核、基础设施这些工作,正在被AI快速替代。
![]()
还有那些曾经的硅谷中坚力量,产品经理、运营、HR、公关这些岗位的从业者,每天忙着写邮件、开会、统筹资源,看着挺光鲜,却因为工作难以量化成“技术生产力”,成了被裁的重点。
美国劳工统计局有相关统计,科技行业中层岗位裁撤的比例比研发岗高很多。
我觉得这不是因为他们不努力,而是他们的工作流程太容易被AI复刻了。
AI处理标准化工作又快又稳,企业自然会算一笔经济账。
![]()
本来想不通为什么体力劳动者没先被替代,后来发现AI最先盯上的,是这些依赖经验和中等认知的“灰领岗位”。
另一边的曲线却在疯狂上扬。
机器学习工程师、数据治理架构师、AI产品总监这些岗位,成了科技公司争抢的香饽饽。
Meta今年新增了八百多个AI岗位,微软计划未来两年投25亿美元扩充AI研发团队,OpenAI的招聘预算也涨了不少。
![]()
这些岗位的薪资更是水涨船高,年薪百万美元的算法专家早就不是新鲜事。
这种同一行业里的“冰火两重天”,以前真没见过。
领英上有数据显示,AI相关岗位的招聘量涨得很明显,而那些和AI协同度不高的岗位却在收缩。
这说明AI不是要替代所有人,而是在重新筛选岗位。
什么样的工作值得留下?什么样的能力还有未来?这两个问题,现在每个职场人都得好好想想。
![]()
普通人该怎么站对K型曲线的上坡路
这场就业分化,已经倒逼教育和培训体系开始变革。
美国多所大学新增了“生成式AI管理”“人机协同设计”这类跨学科课程,中国的理工科高校也启动了AI辅助科研训练项目,欧洲的职业教育机构还推出了AI伦理相关的短期课程。
如此看来,AI已经不是计算机系的专属课题,而是所有行业都得掌握的基础语言。
![]()
以前那种“先学习再应用”的模式已经行不通了,现在得持续迭代知识才行。
麦肯锡的报告提到,未来很多岗位都需要重新培训,AI相关技能的需求增长很快。
这对我们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会。
职场安全感,正在向那些能快速掌握新工具、理解算法逻辑的人倾斜。
![]()
对企业来说,裁员不能只是简单削减成本,更该是重塑组织的契机。
如果只砍掉所谓的“成本脂肪”,却不帮员工搭建能力迁移的通道,这样的重组很难长久。
IBM就推出了“AI技能重塑计划”,帮助不少传统岗位的员工转型到AI相关岗位,这种操作才是双赢。
很显然,构建“人机协同”的组织架构,比单纯追求“AI替代人力”更有长远价值。
![]()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不确定性可能就是AI时代的常态。
没有绝对安全的岗位,也没有人能被永久保障。
唯一的护城河,就是持续学习和与技术共生的能力。
与其害怕被AI替代,不如主动去了解AI、利用AI。
比如学点基础的AI工具,深耕自己的垂直领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这些都是AI替代不了的。
![]()
这场K型分化,可能不是短期的转型阵痛,而是长期的就业形态。
它会重塑未来的人力资本格局,甚至改变社会阶层的再生产路径。
AI时代不是没有工作的时代,而是重新定义“什么值得工作”的时代。
我们都站在那道K型曲线的分岔口,每一次选择学习什么、如何工作,本质上都是在绘制自己的职场坐标系。
![]()
毫无疑问,技术变革的浪潮不会停下。
与其被动应对,不如主动拥抱。
把AI当成工具而不是敌人,找到自己和AI协同的位置,才能在这场变革中站稳脚跟。
毕竟,真正的职场竞争力,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技能,而是适应变化、持续成长的能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