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绘艺学:复杂形体分解,从方盒开始,轻松驾驭造型与光影
很多人面对人体、汽车、猫咪等复杂物体时,常会陷入 “无从下笔” 的困境 —— 要么造型比例失衡,要么光影混乱,总觉得 “细节太多,抓不住重点”。其实,所有复杂物体都能像 “雕刻” 一样,从简单的方盒开始拆解。“方盒法” 是连接基础几何体与复杂形体的桥梁:先以方盒定透视框架,再用二分法划光影,最后在框架内雕刻细节,让复杂物体的造型与光影变得有章可循。
![]()
第一步:方盒定框架,让复杂形体 “有透视根基”。
无论物体形态多复杂,先将其概括进一个符合透视的方盒中,确定整体的空间角度与比例。这一步的核心是 “忽略细节,抓大轮廓”—— 比如画站立的人体,先将躯干概括为一个长方体方盒(确定肩宽、腰宽、身高比例),头部概括为一个正方体方盒(与躯干方盒成比例),四肢分别概括为小长方体方盒(确定手臂、腿部的长度与角度),所有方盒需统一透视(如两点透视下,方盒横线向左右消失点汇聚);画汽车时,先将车身概括为一个大长方体方盒(确定车头、车身、车尾的长度比例),车轮位置用小正方体方盒标注,确保整体透视正确;画猫咪时,将躯干概括为一个扁长方体方盒,头部概括为小正方体,四肢概括为细长方体,先确定猫咪 “趴着” 或 “坐着” 的整体姿态框架。方盒框架就像 “建筑的地基”,只要地基的透视与比例对了,后续细节刻画就不会偏离方向。
第二步:方盒二分划光影,让复杂形体 “有明暗逻辑”。
方盒框架确定后,按之前练习的二分法,为整个方盒划分受光面与背光面,明确明暗交界线的位置。这一步能让复杂物体的光影 “从整体到局部”,避免陷入细节光影的混乱。比如画人体:躯干方盒按光源方向(如 45 度侧光)划分受光面与背光面,受光面集中在方盒的右侧,背光面在左侧,明暗交界线沿方盒的棱边延伸;头部方盒同样按此光源二分,受光面在右侧脸颊,背光面在左侧,与躯干方盒的光影逻辑保持一致;四肢的小方盒也遵循相同的二分规则,确保整个人体的光影统一。画汽车时,车身大方盒在顶光下,顶部为受光面,侧面与底部为背光面,明暗交界线沿车身方盒的顶部棱边延伸,车窗、车门等细节的光影,都需贴合大方盒的整体明暗逻辑。这一步的关键是 “先整体后局部”,让复杂物体的光影有统一的 “主基调”,而非孤立刻画每个细节的光影。
![]()
第三步:雕刻塑细节,让方盒 “长出” 具体形态。
在方盒框架与二分光影的基础上,像 “雕刻师” 一样,从方盒边缘向内或向外调整,塑造物体的具体轮廓,同时保留方盒的光影逻辑。比如画人体:在躯干方盒的基础上,将方盒的棱角打磨成柔和的曲线(体现胸腔、腰部的弧度),受光面的肌肉轮廓(如胸肌、腹肌)可适当凸起,但需保持在受光面范围内;背光面的轮廓(如背部线条)可轻微内收,暗部细节不超过方盒背光面的范围;头部方盒的棱角打磨成圆形,塑造面部轮廓,眼睛、鼻子等五官的位置,需贴合头部方盒的透视与光影(如受光面的眼睛亮部更明显)。画猫咪时,在躯干方盒的基础上,将方盒边缘调整为圆润的曲线(体现猫咪柔软的身体),背部线条可沿方盒受光面微微凸起,腹部线条沿背光面内收,四肢的细方盒调整为带有弧度的圆柱状,爪子细节在方盒的端点处刻画。雕刻细节时需注意 “不脱离方盒框架”—— 所有细节的造型都在方盒的范围内调整,所有细节的光影都贴合方盒的二分逻辑,避免 “细节越画,整体越乱”。
“方盒法” 的核心魅力,在于将 “复杂问题简单化”—— 用最基础的方盒,为复杂物体搭建起 “透视 + 光影” 的双重框架,再通过雕刻细节,让框架转化为具体形态。无论是人体的动态、汽车的结构,还是猫咪的姿态,只要从方盒开始,就能摆脱 “下笔无措” 的困境。记住:复杂形体不是 “凭空画出来的”,而是 “从方盒里雕刻出来的”—— 掌握从方盒到细节的拆解逻辑,你就能轻松驾驭任何复杂物体的造型与光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