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好,2025年第三季度越南GDP增速达到8.23%,直接超车中印,引发国际市场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越南进出口总额突破680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但在这惊人的增长背后,电力短缺和房地产风险却在悄然滋生。
![]()
- 增速惊艳全球,越南是怎么做到的?
2025年第三季度,越南的数字亮眼得让人有些不敢相信。8.23%的GDP增速,不仅在东南亚领先,甚至超过了中国和印度这一年同期的表现。
![]()
值得一提的是,越南并不是靠一次性刺激拉起的增长,而是内外两头发力,形成了相当完整的增长闭环。
从外贸数据来看,2025年前9个月,越南的进出口总额达到了6806.6亿美元,同比增长17.3%。
出口是一个重要的增长点。前9个月,越南出口额接近3490亿美元,同比增长16%。计算机、电子产品及零部件仍是最大出口类别,出口额达384.1亿美元。
![]()
这意味着越南已经不再只是“卖农产品的小国”,而是实打实地成为了全球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而外国直接投资表现同样亮眼。截至9月30日,越南吸引的外商投资总额达285.4亿美元,同比增长15.2%。
![]()
其中加工制造业是吸引外资的主要领域,占外资实际总额的82.8%。现有项目的追加资本飙升122%,达到89.5亿美元。
可以说,越南抓住了“产业转移”的大风口。尤其是中美贸易摩擦延续背景下,全球制造业重新洗牌,越南凭借低成本、高政策弹性以及美国最新下调的关税红利,成了全球资本的“避风港”。
![]()
而在资本流入的同时,越南政府也没闲着。今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其中政府投资同比增长28%,大量资金涌入高速公路、电站、港口等大基建项目。越南一时间变成了“新亚洲基建狂魔”。
此外越南政府大刀阔斧整合国内省市,将现有的63个省市减少一半,旨在重新分配经济资源并简化行政程序。
![]()
越南真正的“聪明之处”,不是简单地复制中国的发展模式,而是快速“压缩路径”:用更短时间、更少资源,试图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外向型工业化道路。
这种模式短期见效快,但也留下了不少后遗症。
![]()
- 光鲜数字背后,踩着风险前行
2025年10月20日,越南股市突然大幅下挫。市场一开始没有反应过来,直到一份官方报告披露出商业银行与房地产企业之间存在不正当交易,才引发广泛恐慌。
![]()
原来越南第二大房地产开发商Novaland,通过发行1.5 万亿越南盾(约 40.5 亿人民币)企业债,将资金通过多层空壳公司转移至关联方。
此外该公司财务信息披露不实、本息兑付延迟等问题,部分债券甚至通过关联方“循环购买”虚增融资能力等问题。
![]()
说明越南在高歌猛进的背后,金融监管框架尚不成熟,房地产行业存在系统性风险。
实际上,越南房地产泡沫并非今年才出现。过去五年,大量资本涌入地产市场,推动地价持续飙升,尤其是在胡志明市、岘港等一线城市,房价涨幅接近翻倍。
但对应的家庭收入并未匹配增长,住房贷款杠杆水平持续走高,一旦利率上扬或市场信心动摇,极易引发连锁反应。
![]()
更值得警惕的是,房地产行业与银行体系高度绑定。越南国家银行的数据显示,2022年越南银行业对房地产业的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的近20%,远高于区域平均水平。一旦地产企业大规模违约,势必引发连锁反应,波及信贷、就业和地方财政。
![]()
而与房地产并列的另一个风险点,是电力。
越南制造业近年来高速增长,尤其是北部工业区聚集了大量电子、服装、机械等外资企业。但与之不匹配的是其能源基础设施的滞后。
2023年夏季,越南北部多地爆发大面积限电,三星、鸿海等多家在越投资的外企被迫暂停生产。越南工贸部在报告中指出,北部电力缺口一度高达1.5吉瓦(GW),严重影响工业持续运营。
要知道越南能源结构高度依赖水电和煤电,约占总发电量的75%以上,但水电受季节影响大,煤炭又严重依赖进口,电力供应极不稳定。
![]()
根据2025年上半年越南工贸部数据,越南北部地区电力缺口依旧依赖进口弥补,从中国广西电网进口电力占比达到全区用电量的3.7%。而在南方制造业密集地区,每年夏季仍需实施限电。
这一问题在2023年已被反复提及,但两年过去,新增电力项目进展缓慢,关键还在于能源结构单一、可再生能源占比偏低。
![]()
越南制造业的强劲增长,对电力依赖极高,而电力供应的持续紧张已经影响到部分外资企业的生产计划。
有业内人士透露,多家电子代工企业已开始评估是否将一部分产线转移回中国或印度,以降低不确定性。
![]()
此外,越南对外依赖程度极高。2025年数据显示,越南93.9%的制造业原材料依赖进口,其中中国是最大来源国,占比高达38%。
而出口方面,美国市场占比32%。这种“双向依赖”模式,一旦遭遇国际政治波动或供应链中断,越南的经济抗风险能力将受到严重挑战。
![]()
- 如何看待中越关系
过去几年,每当越南数据亮眼时,总有人问:越南会不会成为“下一个中国”?这个问题本身就意义不大。
中越之间的差异,不只是体量悬殊。中国目前的经济路径是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强调科技创新、自主可控。
![]()
而越南还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依靠的是廉价劳动力、土地红利和外资驱动。这两种模式并不在一条赛道上。
以制造业为例,中国制造业正在向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领域升级,而越南仍以服装、鞋帽、电子组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越南今天所接收的产业层级,正是中国十多年前“腾笼换鸟”时释放出来的部分产能。
此外,中国对越南的作用远不止是“竞争对手”。从电力到零部件,从中间品到终端市场,中国对越南的产业链支撑是全方位的。
![]()
越南的许多出口产品,其核心零部件仍来自中国。没有中国的上游制造,越南的出口链条很难完整运行。
在铭哥看来,中越之间的关系,更像是“承接与协同”而非“对撞与替代”。当下,越南正积极参与中国推动的“一带一路”建设,并从中受益。
不过,越南要真正承接全球产业转移红利,内部结构调整与风险管控也是重中之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