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妇女报)
转自:中国妇女报
![]()
11月13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攀岩项目女子难度决赛在广州举行。广东队选手张悦彤获得该项目冠军。图为张悦彤在比赛中。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杨睿/摄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孔一涵
仰头,这是观看攀岩比赛特有的姿态。
在攀岩赛场上,十余米高、陡峭耸立的攀岩岩壁静静竖立。无论是观众还是选手,都需要仰头才能望到顶端,面对着它会感受到自身的渺小。然而,借助岩壁上零星散布的岩点,运动员却能凭借人类的极限,征服这看似不可逾越的高度。
11月13日的广州,夜晚气温骤降,细雨飘零。对于来到现场观看第十五届全运会难度攀岩女子决赛的观众来说,风雨不能熄灭他们如火的热情。但低温和降雨带来的肌肉僵硬、岩点湿滑,却为这项本就充满挑战的运动增添了更多变数。
广东队选手张悦彤倒数第二个出场。勾脚、伸臂、悬挂,每一个动作都牵动着全身的肌肉。面对湿滑的岩点,她只能一次次努力腾出手来,伸向身后悬挂着的镁粉袋抓取镁粉,增加攀爬成功的可能性。
翻过大角度的倾斜岩壁,停在“屋檐”上的张悦彤短暂休息,又仰头瞄准了下一个岩点。她并不知道,这已经接近陕西队选手骆知鹭攀爬的最好成绩。抬臂出手,张悦彤成功攀至第52号岩点,她的成绩已经和骆知鹭持平!但就在向更高点发起冲击的下一个动作时,张悦彤不慎滑落。
然而,最后一名出场的运动员李美妮在线路更低处滑落,与骆知鹭同高度但预赛成绩更优的张悦彤成功夺冠,实现了连续三届全运摘金。
“可能跟没有镁粉有点儿关系。”赛后,张悦彤分析道,“今晚已经决定要拼命了,就是看到哪儿是哪儿。但说实话,我也有在懊悔那一步,总觉得那一步可以这样爬。”
被誉为“岩壁芭蕾”的攀岩运动,时刻考验着运动员的耐力、力量与智慧,不容半分失误。
相较于如岩壁羚羊般轻巧快速,考察运动员敏捷程度的速度攀岩,难度攀岩对运动员的耐力、力量与智慧则提出了更高要求——难度攀岩要求运动员在12米到15米之间的攀岩墙上进行6分钟的限时攀爬,以高度和完成度为评判标准。这段漫长的距离,是攀岩选手需要与地心引力“拔河”的全程。而“拔河”的“绳索”——攀岩线路,每场比赛都将由定线员全新设计,选手赛前无从知晓。
“到比赛的时候,我会尽量让自己进入一种不同的状态,只保持专注,甚至不想名次。”张悦彤分享着她的心得,“我内心肯定想去拿到这个冠军,但是不能这么想。一旦这么想,尤其是对难度项目来讲,就没有再往回的机会了。”
“我感觉我可能赢在老将心态。”比赛场上的8名运动员中,“10后”并不在少数,面对比赛中年轻运动员的“奋起直追”,张悦彤坦言,“每次放手去发挥好就够了。”
“每一次在岩壁上的攀爬,都是对自己的超越。”而每一次回到起点再次仰望,一场崭新的挑战正在等待着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