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家庭聚餐时,朋友跟我分享正在读高二的儿子正面临的一个困惑------“早恋”。
高中父母都知道,在小学高年级、初中和高中时,早恋其实都存在,并不是稀奇事,甚至称得上普遍现象。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的父母都懂,青少年时期是心理发展的重要过渡期,孩子们会从原来的“疏远异性期”逐步过渡到“接近异性期”,再走向“浪漫恋爱期。”
![]()
作为家长要理解青春期情感的深度与复杂性,一个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他的内心世界很丰富,会充满各种美妙的幻想,会联想到对未来亲密关系模式的早期尝试。会通过“喜欢”这一行为探索自己在关系中的定位,还不愿表现出来,喜欢一个人的情感远不止于表层,往往是承载着更多心理层面的需求。那么,作为高中父母又该如何智慧地去接住孩子“早恋”的情绪,去引领孩子帮助他构建一个情感与学业之间的平衡点呢?以下这些方法正被很多父母践行,智慧的家长都在学。
![]()
一.建立安全的情感沟通空间父母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过度焦虑,你的情绪稳定会给孩子很大的安全感,在轻松自然的环境氛围里开展话题对聊,避免“严肃”审问,要及时接住孩子的情绪,表达理解和接纳:“听起来你很珍惜和她的关系,这种感情是美好的,看到她对你这么重要,妈妈/爸爸很理解你的心情。”避免立即给出建议,先共情和倾听,让孩子放下防备。
![]()
面对“早恋”风波,许多父母把它当做天大错误,严厉禁止、开始辱骂和进行跟踪等,去无形放大这件事,视为洪水猛兽处理,作为父母沟通的核心是接纳情绪、耐心倾听、引导认知、聚焦当下,避免说教和否定。美国电视剧《天才保姆》中的一句话:“父母把孩子交往的门关上,孩子就会从窗子跳出去。”反之,孩子真有可能进入极端:一是产生逆反心理真的进入早恋状态,彻底抵触学业;二是出现社交恐惧,不愿与人交往,继而会出现情绪、心理等障碍,严重的会导致精神疾病,并不利于成长。
![]()
二、引导孩子思考早恋带来的危害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恋爱观,同时还要维护亲密的亲子关系呢?可以跟孩子进行坦诚地正面交流,不要避讳和含混给孩子一些错误的暗示引导,可以尝试沟通先肯定孩子情感的价值:“能够专注地喜欢一个人也是一种能力,这种专注力在学习上也会很有效。”可以温和地聊:“你有没有发现,当我们特别关注某个人时,可能会不自觉地减少对学习的关注?这是很自然的;继续鼓励孩子思考:“这段关系能带给你什么?又会让你失去什么?思考当下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当父母保持开放的态度,孩子就更可能在你身边寻找到答案。建议父母和孩子一起观看美国电影《小曼哈顿》,看看主人公在“早恋”中经历的成长;也给父母推荐一本可读性较强的书籍《父母的反省.要教育孩子先修正自己》,书里有讲述早恋问题的预防教育和策略,非常值得父母去学习。
![]()
三.帮助孩子建立情感与学业之间的平衡点随着孩子慢慢成长,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一些变化,会自然欣赏某位异性同学的品德好、学习好、气质好、形象好等,会朦胧地觉得那就是所谓的爱情吧,其实不是,那只是一种好感。当他们有独立意识时又会出现莫名的忧郁、烦恼、空虚,这些都是成长的规律,只是每个孩子出现的时期早晚因人而异。父母温和地引导孩子理解学业对未来理想发展的重要性,在高中时期,学业是前阶段自我投资的基础,而“情感”是成长的一部分,而非全部;让孩子对父母建立信任关系,如果对学习造成困扰,让他感到你是可以倾诉的对象,而不是审判官;帮助孩子一起做好时间、精力管理,设定好学习目标,将“好感”转化为自我提升的动力,专注眼前的高考,想吸引优秀的人,最好方式就是成为优秀的自己;可以带孩子拓展社交圈,约好友吃饭聊天,分散情感焦虑,相信这些情感管理技巧都可以助力孩子成长起来。
![]()
写在最后在这段朦胧而美好的情感萌动期,鼓励孩子保持一份清醒的觉察。高中生的任务是成长自己,这样的沟通既能尊重孩子的情感,又能引导他聚焦学习,把这种“喜欢的能量”转化为成长的动力,更高效地应对高中生活。相信父母在懂得方法的教育下,一定能和孩子健康地度过这个情感萌动的阶段。
(图片来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感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