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脑机接口圈是真炸了个大消息——上海阶梯医疗搞的“植入式无线脑机接口系统”,刚被国家药监局塞进了“优先审评审批”通道。这可不是普通的技术备案啊,作为国内头一款侵入式脑机接口系统,它算是真真正正往临床落地迈了实质性一步。消息一出来,资本市场立马有反应,当天脑机接口板块就动了,不少投资者才琢磨过来:原来这玩意儿不是科幻片里的噱头,要真落地了?
![]()
其实这步进展,早有苗头。脑机接口这两年一直是政策的“香饽饽”,“十五五”规划里直接把它跟量子科技、空天技术、氢能并列,明着说要“提前布局未来产业”。再看产业链,也在悄悄在成熟:上游的核心芯片、高精度电极材料,中游的脑电信号采集和算法处理,下游从肢体康复、精神疾病干预,到消费级的冥想助眠产品,一整套链路已经慢慢搭起来了。
不光政策和产业链在动,全球玩家也没闲着。美国在半侵入式领域跑得最快,马斯克的Neuralink虽然争议一大堆,但已经启动人体试验了;国内也没掉队,瑞神安的植入式闭环神经刺激器,早就针对帕金森、癫痫做注册临床了。至于更安全、适合大规模推的非侵入式设备——就是大家常见的头戴式EEG——国内更是一片热闹,百花齐放的架势。
市场规模也能撑住这热度:2024年我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已经有32亿,预计2028年直接翻倍,快摸到61.4亿;全球更夸张,2034年可能冲124亿美元,年均增速超17%。这可不是炒概念,是真有一批企业在实打实砸钱做落地的事。
![]()
聊到具体企业,这7家的打法还真不一样,而且都踩在了点上:
盈趣科技算非侵入式里的“老玩家”,早早就跟加拿大InteraXon合作,头戴式脑电波产品都在北美卖开了。北向资金连续三个季度加仓,持股超500万股,显然是盯上它的先发优势和海外落地能力。
伟思医疗是靠“硬实力”吃饭的,手里攥着数十项脑机相关专利,生物反馈类产品覆盖了康复、精神科好几个核心场景,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直接涨了30%多,技术和业绩都跟上了。
![]()
翔宇医疗在做“量产前的冲刺”,现在推进着十余款脑机电产品,其中部分设备预计2025年下半年就能拿医疗器械注册证,离临床用起来就差最后一步。
麦澜德走的是“协同路”,把自家的手部康复机器人和主流脑机设备打通了,脑电信号能直接联动机械康复,这套方案已经在临床上用了挺久。
最让人意外的是“跨界玩家”泰和科技——主业是做水处理剂的,居然悄悄搞起了脑波反馈装置,现在两款产品都进样机测试了,算不算潜力股?
![]()
创新医疗的布局最“深”,直接参股博灵脑机拿了40%股份,背后还绑着浙大、华西医院的顶级科研和临床资源。最近QFII资金集体往里冲,高盛、法国巴黎银行都在加仓,说白了就是看中它背后的医疗资源壁垒。
爱朋医疗也没闲着,虽然靠无痛分娩设备起家,但它参股的瑞神安,已经明确扎进了植入式脑机治疗赛道——这可是它布局高壁垒医疗端的核心抓手。
这几家公司,有的死磕医疗赛道求“稳”,有的试水消费端求“快”,还有的跨界布局求“新”,打法虽然杂,但都踩中了脑机接口从技术到落地的节奏。这算不算行业的“风暴前夜”?依我看啊,现在信号已经很明确了——脑机接口不再是停留在科幻里的概念,而是从“单点技术突破”慢慢走向“全产业链协同”,离真正落地越来越近了,这波热度不是虚的,是真真切切在往实处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