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年来,乡村振兴题材的电视剧逐渐成为荧屏上的热门选择。
![]()
观众之所以愿意追这类作品,无非是渴望看到真实的生活气息,感受普通人在乡土大地上拼搏奋斗的坚韧与执着。
央视一套昨晚开播的新剧《乌蒙深处》,原本手握一副极具潜力的好牌:
![]()
故事聚焦贵州乌蒙山区的乡村发展与苗绣非遗文化的传承,总编剧为曾斩获飞天奖、金鹰奖等多项荣誉的欧阳黔森,导演韩晓军也执导过不少口碑佳作。
然而,仅仅播出一晚,剧中部分演员的妆容造型便让观众的热情骤然降温。
![]()
一位主演的形象与整部剧的基调严重脱节——烈焰红唇、厚重粉底,仿佛置身于都市时尚大片之中,而非偏远山村。
这不禁让人回想起上世纪那些老艺术家们对表演近乎苛刻的真实追求。
![]()
当年巩俐在拍摄《秋菊打官司》时,主动要求将肤色晒得黝黑,穿上宽大的棉袄,脚踩旧布鞋,整个人完全融入陕北农村妇女的角色中。
章子怡在《我的父亲母亲》中的形象同样令人难忘:两颊泛着自然的高原红,眼神清澈而质朴,那种由内而外散发的纯真至今仍被观众津津乐道。
可如今的一些年轻演员,似乎始终难以割舍偶像光环,在演绎村姑角色时仍坚持全妆上阵,这种现象背后,究竟是个人选择,还是行业风气的问题?
一,这些演员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真实
谈到用心诠释农村角色的演员,赵丽颖无疑是一个典型代表。
在《幸福到万家》中,她饰演的何幸福皮肤粗糙、面色暗沉,衣着朴素,彻底褪去了明星光环。
![]()
为了贴近人物设定,她亲自向化妆团队提出“再黑三个色号”的要求,连指甲缝和手背的老茧都经过精心处理。
有一场她在田间劳作的戏份尤为震撼:汗水混着泥土从脸颊滑落,在脸上留下清晰的印痕,这一幕让无数观众感叹:“这才是真实的劳动女性。”
![]()
更值得敬佩的是热依扎的表现。
在《山海情》中,她饰演的李水花满脸高原红,嘴唇干裂脱皮,头发枯黄打结,宛如戈壁滩上顽强生长的一株野草。
最打动人心的一个细节是:她在荒漠中牵着女儿行走时,手指甲缝里积满了泥垢。这样的微小刻画,若非演员全身心投入,剧组细致打磨,根本无法呈现。
最终,热依扎凭借这一角色荣获飞天奖优秀女演员奖,这份殊荣正是对她极致敬业态度的最佳褒奖。
![]()
这种甘愿为角色牺牲外貌的精神,在当下浮躁的影视环境中显得尤为珍贵。
她们的共同特质在于:愿意放下自我,把角色的真实性置于个人形象之上。
在她们心中,塑造一个立得住的人物远比维持精致外表更重要。
![]()
秦俊杰此次饰演的返乡青年麻青蒿,彻底颠覆了以往“小鲜肉”的荧屏印象。
这个角色本是在城市打拼的企业白领,因不堪高压生活压力,毅然回到家乡创业,试图将闲置资源改造成高端民宿,却遭到父亲强烈反对。
剧中的秦俊杰毫无城市精英的光鲜感:
脚蹬沾满泥点的解放鞋,裤腿高高卷起,露出被烈日晒得发紫的小腿;衬衫领口磨损泛白,袖口还残留着尘土痕迹,一看就是长期奔波于山野田间的模样。
![]()
他并未刻意模仿“农民式”的夸张举止,而是通过体态、语气、眼神和动作,自然地融入角色的生活节奏。
这种不露痕迹的真实感,比任何矫揉造作的表演更具说服力。
![]()
杜源饰演的麻老爹,则将一位传统农民的固执与深情演绎得入木三分。
作为一辈子扎根土地的老农,他对儿子口中所谓的“文旅融合”毫无概念,只信奉种地养家才是正道。
![]()
当他听说儿子要投资开民宿时,先是愣住,眼神中流露出不解与心疼。
紧接着捂住胸口几乎晕厥,抄起扫帚追打儿子,嘴里不停责骂“败家玩意儿”,情绪层层递进,真实得令人心酸。
![]()
那佝偻的身影、布满沟壑的脸庞、夹杂方言的台词,甚至连挥动扫帚的手势力度,都精准还原了农村老人的身体记忆。
杜源的表演堪称“每一道皱纹都在讲故事”。
一个凝视、一声叹息,便足以传递出父亲深沉又笨拙的爱,既真实又动人,令人忍俊不禁却又心生共鸣。
李洪涛饰演的农技专家衮大跃,更是以极致细节赢得赞誉。
他在指导村民进行智慧农业建设时,二话不说蹲下身子,亲手抓起一把土壤仔细嗅闻。
![]()
指甲缝里的泥渍并非随意涂抹,而是由化妆师逐点绘制而成,呈现出常年劳作于土地的真实质感。
正是这些细微之处,让观众相信他是一个真心实意为乡村谋发展的技术员,而不是走马观花的“体验派”演员。
![]()
除了几位主演,剧中其他配角与群演的表现也同样亮眼。
林江国饰演的衮菖蒲坚守高粱种植事业,皮肤黝黑,手掌布满老茧,说话带着浓厚的乡土气息,憨厚中透着坚定。
![]()
王宏出演的吴艾草,从放牛老倌转型为新型职业农民,衣服上常挂着草屑,眼神中闪烁着对未来的希望。
就连参与演出的群众演员,大多是当地真正的村民——他们肤色黝黑,脸上刻着风吹日晒的印记,穿着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裳。
![]()
站在梯田边、苗寨门口,他们无需表演,就已构成一幅生动的乡村画卷。
这些演员深知,“土”不是丑陋,而是贴近生活的本质。
唯有真正沉入角色所处的环境,才能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
遗憾的是,剧中有一位主演的存在,打破了这份整体的真实氛围,令人频频出戏。
![]()
二, 毛晓彤:精致的“村姑”让人出戏
在众多踏实演出的演员之中,毛晓彤在《乌蒙深处》中的表现显得格外突兀。
![]()
坦白讲,初见她的造型时,我甚至怀疑自己误入了一部现代都市情感剧。
她饰演的是苗绣技艺的传承人,理应是一位扎根乡土、朴实勤劳的少数民族女性。
![]()
但镜头下的她,肤色白皙如瓷,唇色始终保持着当下流行的玫瑰豆沙调,眉毛勾勒得整齐分明,仿佛刚完成一次专业彩妆。
尤其在一场雨戏中,雨水浸湿了她的发丝,可面部妆容竟纹丝未动,甚至出现“越淋越亮”的反常现象。
![]()
更明显的对比出现在她与村民同框的画面中。
当她站在一群穿着粗布衣、皮肤黝黑的乡亲中间时,整个人像是自带柔光滤镜,眼影轮廓清晰可见,气质与周围格格不入。
有网友调侃道:“这不是村姑,这是来拍写真的富家千金。”
![]()
其实毛晓彤并非没有实力。
在医疗剧《问心》中,她素颜出镜饰演医生,干净利落的形象广受好评;在《三十而已》中扮演的钟晓芹,也被认为是贴近现实的都市普通人。
可一旦进入乡村题材,她似乎就难以摆脱偶像剧式的审美惯性。
![]()
有人说是演员个人偏好所致,但我认为这折射出的是整个行业的深层问题。
当下许多青年演员过分在意公众形象,害怕素颜或“扮丑”会影响粉丝数量与商业价值。
但他们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演员的核心使命是塑造角色,而非展示美貌。
![]()
三, 村姑不是不能美,但要美得真实
我们并不否定农村女性追求美的权利。
乡村姑娘也可以爱美,但这种美必须建立在身份合理性的基础上,是自然流露的、符合生活环境的美。
![]()
回想经典版《红楼梦》,陈晓旭饰演的林黛玉之美,源自其书香门第的气质与病弱之躯的哀婉,那份清冷孤傲恰如其分。
再看《父母爱情》中安杰的转变过程——从穿旗袍的资本家小姐,逐步演变为围裙加身的海岛军嫂,妆容服饰随人生阶段变化而调整,这才构成了完整可信的角色弧光。
![]()
反观当下某些农村题材剧,女主画着完整眼线、涂着口红在田里插秧,穿着崭新碎花裙喂猪挑水,完全违背生活逻辑。
这不是观众挑剔,而是艺术创作的基本底线被突破。
![]()
正如古装剧中不该出现智能手机一样,现实主义乡村剧也不该容忍“美容院直出”的村姑。
归根结底,演员之所以受到尊重,是因为他们能跨越阶层与身份,演绎不同人群的命运。
如果连最基本的外形都不愿为角色改变,又如何奢谈共情与演技?
![]()
结语
我曾听一位资深表演艺术家说过一句话:“好演员要敢把自己‘毁’了。”
![]()
言语虽直白,却道尽了表演的真谛。
如今的演艺圈似乎陷入某种悖论:演员越来越注重颜值管理,却越来越远离角色本身。
他们忧虑素颜会掉粉,担心“扮土”影响代言,害怕失去流量关注。
在这种心态主导下,又怎能指望他们演出打动人心的作品?
![]()
其实观众的要求很简单——只想看到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的角色。
就像《山海情》中的热依扎,尽管形象“灰头土脸”,却赢得了亿万观众的认可。
这说明什么?观众真正看重的,从来都不是脸蛋,而是演技与诚意。
![]()
因此,我想对那些执着于完美的年轻演员说一句:如果舍不得放下偶像包袱,那就别硬演村姑了。
把舞台留给那些真正愿意俯下身、扎进土里的演员,这对作品、对观众、对行业,都是一种负责。
毕竟,农村剧不是时装发布会,村姑也不是用来秀颜值的符号。
![]()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乌蒙深处》
[免责声明]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仅个人观点,请理性看待。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