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广州楼市,就像最近的天气,有人觉得冷,有人又觉得还行。
一边是不少楼盘苦苦挣扎,另一边却总有那么几个项目,悄无声息地就把房子卖完了。
大家是不是都很想知道:现在还能热销的,究竟是什么样的房子?
正好,今天广州市房协组织了一场“好房筑家·海珠巡礼”的活动,走访了海珠区3个去化表现优异的“好房子”:越秀珠实皓悦滨江、越秀江湾潮起、琶洲南TOD。
![]()
而通过这场活动,也让我看到了当前市场优等生的基因。
先说这几个项目的共性,其一,都位于海珠区。
为什么是海珠?
用海珠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的话来说,海珠是一块“风水宝地”。
这话不全然是自夸,尽管全市楼市承压,海珠却展现出独特的韧性。
数据显示,2025年海珠区前三季度成交面积仍保持在40万㎡左右,与去年基本持平,成为广州少数未受市场下行明显影响的区域之一。
![]()
海珠区的韧性,首先得益于庞大的人口基数与强大的购买力。
近200万常住人口,且随着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的成熟,高净值人群持续流入。
更重要的是,这里的教育、商业、交通和医疗配套都是现成的,不像新区需要漫长等待。
另外,海珠当前的新房有非常丰富的选择,无论是追求CBD的繁华,还是青睐老城烟火气,又或是偏好一线江景,在这里都能找到合适的选择。
![]()
共性之二,则是它们都由越秀地产开发。
深耕广州40多年的越秀地产,可以说是“最懂广州”的开发商,这份“懂”,不仅仅是情怀,更体现在产品和策略上。
从早期的单一项目开发,到如今形成4+S产品系,针对高端、合院、酒店美学等不同客群给出解决方案,再到研发出10+N健康人居科技来应对广州的气候痛点,越秀地产的产品是在不断进化的。
这种进化,在今天看的3个项目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虽然同出一门,但他们各自精准地抓住了不同的市场需求,又呈现出各不一样的“个性”与价值。
就比如皓悦滨江,主打的老城区的烟火气。
![]()
项目最打动人的是它的“接地气”,在开发初期项目就深访和入户观察近百批广州老家庭,总结出“100个产品细节”,并将其运用至产品中。
像是适合煲汤的厨房、可以斩鸡而不用怕裂的岛台等,它没有盲目追求高大上的设计,而是专注于解决老广们最熟悉的居住痛点,营造一种浸润在街坊邻里与便利生活中的归属感。
![]()
又比如越秀江湾潮起,它的成功逻辑非常清晰,那便是稀缺性。
![]()
它是目前广州主城区唯二的南向一线望江新盘之一,当另一个同类项目门槛极高时,江湾潮起通过控制面积段,将门槛控制到在500-600万级别,为向往江景生活的城市中产打开了一扇窗。
此外,项目强调“全实景展示”,会所、滨江公园等配套都已兑现,这种所见即所”的确定性,在当前市场无疑是颗定心丸。
![]()
至于琶洲南TOD,属于另一种维度的存在。
总建面近百万方,像是一个“微城市”,它的核心优势是“CBD+TOD+POD”的复合开发模式。
![]()
家门口的地铁、配建的省级学校、2万方的滨河公园、自成一体的商业和会所……它几乎重构了传统意义上的社区概念,为你提供一个高效、多元且充满活力的未来生活模板。
它卖的不仅是一套房子,更是一种不出片区便能满足一切需求的生活方式。
再回到我们开头的问题:现在什么样的房子卖得好?
答案已经很清楚——真正适合居住的房子。
无论是皓悦滨江对广府生活的深刻理解,还是江湾潮起对稀缺资源的精准把握,又或是琶洲南TOD对未来生活的前瞻构建,它们都把“住”这个核心需求做到了极致。
说到底,房子就是用来住的,当楼市褪去金融属性,居住价值便重新成为衡量房子的唯一标尺。
过去买房看升值空间,现在买房看生活品质;过去为预期买单,现在为体验付费。
能真正解决居住痛点、提升生活品质的房子,永远不缺市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