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波 通讯员 曹楠楠
11月13日,由青岛城投集团旗下交发集团投资建设的沈海高速南村至青岛日照界段改扩建工程(以下简称沈海高速改扩建工程)再次迎来关键突破——全省最大的135+110米非等跨T构钢箱梁涉铁转体桥成功转体,彻底清除制约全线通车的核心瓶颈,为2025年底实现全线贯通筑牢坚实基础。
![]()
沈海改扩建工程涉铁高速公路钢箱梁转体现场
据悉,该转体桥采用“135+110米非等跨T构”钢箱梁设计,重量分布天然不均,转体阶段需要通过反复调整配重来应对应力体系转换、支座受力不平衡的失稳风险,施工控制难度远大于同重量的等跨桥;且桥梁位于曲线段,钢箱梁的拼接、焊接需随曲线弧度精准到毫厘,2万吨的“空中巨无霸”在曲线段转体,就像在“弯道上拼钢积木”;同时,施工需在铁路运行“天窗期”内完成,即在铁路无车的短暂间隙,跨越“钢铁动脉”上空完成精密操作,任何差池都可能影响铁路运行,这种“规模+曲线+涉铁”的高难度场景叠加,在全国同类工程中极为罕见,施工面临“施工技术要求高、安全控制难度大、天窗时间短”等多重挑战。
![]()
面对桥梁转体施工“硬核挑战”,建设团队打出“科技赋能+工艺优化”组合拳。施工前,应用BIM技术搭起“数字桥梁”,全流程模拟转体系统安装、支架搭设、钢筋预应力布置等各环节,理清钢筋与钢棒纵横像“乱麻”般交错的墩梁结合处,将误差控制在毫米级;采用机器人焊接作业,并加大焊缝检测力度,确保结构稳固;针对钢箱梁与混凝土面板“难贴合”的问题,创新采用“钢螺栓+超高性能混凝土”工艺,给“钢骨架”牢牢裹上“混凝土肌肉”。
转体桥施工现场,建设团队经过前期13度试转体全面检验系统可靠性后,正式启动转体作业。随着指令下达,28根预埋钢绞线同步牵引,以球铰为轴心,借助计算机系统实时精准控制,2万吨的“空中巨无霸”历经65分钟平稳完成73度旋转,与主线精准合拢。整个过程衔接有序,对接精度达到毫米级标准,圆满完成跨越任务,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上跨胶济、胶新铁路转体桥是沈海高速改扩建工程的“咽喉控制性工程”,此次成功转体,全面打通项目年底通车建设“瓶颈”,为全国同类高难度涉铁转体工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下一步,交发集团将以此次成功转体为契机,加速推进后续工程收尾,确保年底前实现全线贯通。同时立足交通强国建设目标,在“十五五”交通基建提质升级的浪潮中,持续深耕区域路网建设,为全国交通基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实践智慧与国企力量。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