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快看,我把光的方向改变了!”
“跟机器人下棋很有趣,他有时还有点笨笨的。”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科学家,让未来的灯光穿越太空。”
![]()
11月12日,四川天府新区首次秋假期间,“趣阅天府・慧读新区”科普阅读推广活动——光之探索(第二期),在中国光学学会成都科普基地热闹开启。30名“科普阅读体验官”沉浸式触摸光电科技、解锁光学奥秘,在丰富的互动实践中感受科学魅力。这也是天府新区呼应首次秋假安排,将科普资源转化为“实践课堂”的创新举措。
趣味体验互动 玩转光电前沿应用
在“光之史”展区,孩子们通过触摸操作,“亲历”从赫兹验证电磁理论到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假说的科学历程,在跨越千年的历史长卷中,回望人类文明在不同阶段对光的渴求、探索与成果。
![]()
随着老师的介绍,孩子们纷纷凑近实验装置,通过调整距离,观察成像大小和清晰度的变化,领悟2000多年前墨子发现的“小孔成像”原理。在“光的折射”实验装置前,孩子们手持不同形状的透明棱镜,对着光源反复调整角度,当墙面投射出七彩光斑时,现场响起阵阵惊呼。
在互动体验馆,孩子们走进了光电科技的前沿世界。智控乒乓球台前,七中育才学校科学城分校的陈梓豪正与自动发球机展开“巅峰对决”。“机器发球的旋转和力度比教练大多了,球特别难接,但每次成功回球都特别有成就感!秋假第一天在家门口能参加这样有意义的活动很幸运。”一旁的孩子们轮番上阵,有的挑战单点快攻,有的尝试正手反手组合,场馆内球拍击球的清脆声响此起彼伏。
![]()
“人机弈争锋”区域同样热闹,孩子们围站棋盘与机器人对弈,围棋新手何桨如汐兴奋地分享经验,还邀请同伴围观对局。互动体验馆以光电技术为核心,汇集制造、材料、通信、智能、娱乐等领域的创新成果,打造沉浸式互动科普平台。
实践型科普课堂 点燃科学探索热情
干货满满的科普小课堂更是点燃了孩子们的科学探索热情。四川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刘科教授带来“光机电一体化+智能化”主题分享。现场,刘教授带领孩子们动手制作“感应路灯”的趣味实验,模拟智慧城市的智能化场景,直观、深入地学习光感传感器、声音传感器等的工作原理。
![]()
“对研究生,我的目标是‘建造一艘专业的船’,追求的是深度、严谨与创新;对孩子们,我的目标是‘点燃对星辰大海的向往’,我们追求的是重新点燃孩子们对学习的惊喜与热爱。”刘教授的一番话,道出了科普教育的初心。
![]()
“秋假就该带孩子走出课本!”全程陪伴参与的高新区家长王战友深有感慨:“孩子刚上初一,平时课本知识多是抽象概念,这次通过小孔成像、感应路灯制作等实验,把理论与实际结合,印象特别深刻。”
![]()
天府兴隆湖实验室科普基地负责人李弘表示:“中国光学学会成都科普基地于2024年国际光日挂牌,集聚了川内外,尤其是四川省光学学会的科研院所及高校的科研力量。这次秋假也是为了让孩子们从课堂走向自然和社会,是一次‘实践假’‘体验假’,与科普基地开展公益科普的初衷是不谋而合的。所以,我们把原来安排在周末的科普活动增加了场次,让孩子们在天府新区有一次深刻的秋假体验。”
据悉,天府新区在首次秋假期间,整合科研机构、科普馆等优质资源,推出系列沉浸式实践活动。此次光电研学既延续了科普基地的常态化公益服务,更通过丰富互动精准契合秋假实践育人需求,让孩子们在趣味探索中开阔视野、激发创新思维。
记者:李云裳
视频:李云裳
摄影:李云裳
编辑:吴蔚、刘江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