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
学生在虚拟仿真实训室参与实训。陈慧摄
近日,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发布2025年春季学期职业院校智慧校园建设成熟度动态监测结果,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智慧校园建设成熟度从B级跃升至A级,成功跻身全国已对接高职院校前200名,正式迈入全国职业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第一梯队。这一成绩的取得,是学校三年来锚定“实用、安全、高效”核心目标,在数字化转型路上攻坚克难的扎实成果。
直面痛点 锚定实干路径破局
时间回溯至2022年,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虽已建成26个信息化应用系统,信息化覆盖率达80%,但各业务系统“各自为战”,数据割裂、标准不一的问题突出。教学、学工、财务等数据难以互通,行政人员统计一份报表需协调4个部门核对,师生办事常陷入“找系统、跑窗口”的困境。
面对经费有限、基础薄弱的现状,学校党委明确智慧校园建设核心是“服务师生、赋能办学”,确立“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实干路线。学校领导带队赴先进兄弟院校考察学习,邀请行业专家开展数字素养专题培训,覆盖中层干部、技术骨干及一线教师。同时,学校摒弃“大拆大建”的粗放模式,优先破解师生急难问题,以“小投入撬动大成效”,并持续加强与教育部、自治区教育厅的沟通,确保建设方向与上级要求同频共振。
攻坚突破 打通数据动脉强根基
“数据不通,智慧校园就是空中楼阁。”学校将数据治理作为“一把手工程”,组建专项工作组,实行“每周调度督办、每月通报落实”机制,以“书记校长双签字”压实责任。
数据治理工作从“清仓盘点”起步,梳理“系统、数据表、字段”清单,为每条数据贴上“责任标签”,明确“谁产生、谁维护、谁负责”。通过出台《数据管理办法》统一数据编码,解决“同一学生信息多系统不一致”的问题;搭建数据中台,采用“API优先+事件驱动”技术打通新老系统,让教务、学工、财务等数据真正“流起来”。截至2025年7月,学校累计向国家职业教育数字基座上报数据2.87亿条,数据质量完全符合国家标准,成功贯通“校园数据直达国家平台”的关键通道。
场景落地 数字赋能办学提质效
解决数据互通问题后,学校围绕“教学、实训、治理、安全”四大核心场景,推动智慧校园建设落地见效。
在教学场景,学校以课堂为阵地,构建“设备智能、课堂互动、教学数据化”生态,建设智慧教室、开发混合式课程,推动教学向“数字驱动、数据决策”转变。教师可依据数据调整教学策略,学生借助数字资源拓展学习维度,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虚拟仿真实训领域实现关键突破,学校建设“无人机+城乡建筑数字化”等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运用数字孪生、VR/AR技术还原企业场景,实现“能看会练、能练敢用”。基地既服务日常教学,又承接企业培训,形成“育训一体、虚实结合、校企共建”模式,年服务超2000人次。
智慧治理深化让校园服务效率大幅提升,学校打造“一站式大厅+智慧门户+移动校园”多端服务体系,90%以上行政业务实现线上办理。从教学质量诊改到学情动态预警,从能耗实时监控到后勤服务主动响应,过去需多部门跑办的事务如今线上“一次办结”,师生满意度显著提高。
安全保障方面,学校构建“物理+网络”全维度防护体系。物理层面建立安防监控中心、“明厨亮灶”系统和一卡通平台,实现“从事后追责到过程可控”;网络层面搭建防护体系,配备防火墙、态势感知系统与数据加密技术,24小时监测网络安全,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有效抵御病毒攻击与信息泄露。
硕果盈枝 经验推广再启新程
三年攻坚成效显著,学校先后成为教育部认定的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单位和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建设单位,入选广西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基地、广西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及“网络安全教育基地”,多次斩获自治区级教育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在广西教育系统网络安全攻防演习中荣获“综合优秀奖”“防守进步奖”“优秀攻击队伍”等多项荣誉,“无人机+”基地入选全国“百所数智化标杆实训基地”。
值得关注的是,学校的智慧校园建设经验获得教育部认可,在2025年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的职业院校智慧校园建设培训会上,学校作为交流发言代表,系统分享了可借鉴的“城职经验”。
展望未来,学校将持续贯彻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2.0,以“数据驱动、AI赋能、服务升级、生态共建”为核心,深化数据治理、推动人工智能与“岗课赛证”融合、搭建产业协同智能实训模块,并依托智能技术开发多语种职教数字资源、搭建国际化远程教学平台,让优质职教资源与经验走向海外。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将以数字化转型持续助推高质量发展,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注入更强“数字动能”。(陈书光、石柳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