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委翁晓玲为清大通识中心教师,也于清大科法所任教,因为担任民意代表,个人分身乏术,决定在本学期不再为该所研究生授课。但经过绿营媒体歪曲报道,所谓“翁晓玲遭清大解聘”的耳语开始迅速传播,让人领教他们是如何造谣无下限。
11月11日,在三立新闻网出现了一篇题为《曾喊麟洋配是中国人的骄傲!翁晓玲合聘教授位子没了,清大证实》的新闻,当中写道,
国民党不分区“立委”翁晓玲,曾爆料清大没收到曹兴诚对弈输棋的1500万捐款、喊出“麟洋配”是“中国人的骄傲”等言论引发争议。近日,有网友在社群发文提到翁晓玲已被清大科法所拔掉合聘教师的资格,开心认为清大终于做对事了。对此,校方证实,翁晓玲已不在合聘师资名单上,但仍是通识中心的老师。
此文正是绿营媒体扮演民进党打手,只有立场没有是非,颠倒黑白的代表。
“麟洋配”是在去年巴黎奥运会摘金,翁晓玲赛后表示这是“台湾之光、中国人的骄傲”,民进党批判她是双面人,称“国家认同”不能包牌;这把火甚至激化学生到翁晓玲的清大研究室张贴“中国人教授”字条,彷佛在警告她必须为认同道歉。
然而,根据岛内宪制性规定的两岸定位,台湾人当然就是中国人,把法律常识当成“争议”,问题不在翁晓玲,而是长期去中化教育,岛内舆论对于“国家认同”早就积非成是。
至于曹兴诚跳票问题,翁晓玲当时在脸书发文指,30年前曹兴诚与已故前清大校长沈君山对弈,彼此约定赢1个子捐1万美元,最后沈君山为清大募得1500万元,但最后清大没收到曹的捐款。曹后来提告,法院也早有结论,判翁晓玲免赔。
![]()
蓝委翁晓玲。(台媒)
台北地院认为,虽然曹兴诚否认当时是允诺个人捐款给清大,但翁晓玲贴文之前,已参考媒体的新闻报道、清大网页及脸书的文章,可知翁女有理由相信贴文所称承诺应捐款给清华大学者,是与沈君山进行对弈而输棋的曹兴诚,不能认定翁女未尽合理查证义务。
法院指出,曹兴诚是“立委”徐巧芯罢免案提议人的领衔人,人民也需了解、知悉相关品行操守,与公共利益相关,属于可受公评之事,而翁晓玲的贴文内容,动机并非以毁损曹兴诚的名誉为目的,而是确信原告输棋允诺捐款却未履行而评论。
此事的“争议”也不再翁晓玲,而是曹兴诚言而无信画大饼被法院实锤,把黑的说成白的,把不是争议的问题变成“争议”的是三立新闻网。
再退一步言,即使他们政治立场与翁晓玲针锋相对,如果还有点新闻媒体的基本道德,把一年前认为的“争议” 和现在翁晓玲不续聘作因果关联,在逻辑上也难以成立。如果当初校方是为民进党马首是瞻,要对翁开铡,有何理由要多等一年,让“争议”风平浪静再来处理?这种解读除了能在绿营同温层发酵,根本经不起推敲。
针对绿媒的造谣,翁晓玲说,绿媒对她在清大科法所没有合聘一事报道,但她在清大共有两个系所合聘,科法所只是她的副聘单位,她的主聘是在清大通识教育中心。
翁晓玲表示,她现在担任“立委”之后,分身乏术,一个人要做三份工作,对她来讲非常吃力,所以她现维持一年,为学校开一门课。因为她的主聘是在通识中心,她当然还是以在通识中心,以大学部的学生开课为主。所以并非像绿媒所说她好像被清大解聘,她只是没开课,就被形容成是被解聘。这样的不实讯息,好歹要自己做做功课查证。
回想当初蔡英文赢得首任大选的当晚说:只要我当领导人的一天,没有人必须为他们的认同道歉。10年过去,事实证明在台湾不只要为认同付出代价,还必须为不认同民进党而道歉,这正是三民自屡屡造谣,要对“非我族类”的翁晓玲进行人格摧毁的原因。正如台湾《中国时报》先前的评论,如果所谓多元价值必须建立于特定意识形态才不会被丢石头,那么,这种扭曲的民主与进步,还真是令人窒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