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睑板腺(Meibomian gland,MG)是位于眼睑的特殊皮脂腺,通过全浆分泌方式分泌泪膜外层脂质,对减少泪液蒸发、维持眼表稳态至关重要。生理状态下,睑板腺腺泡基底细胞能够自我更新,并分化为成熟睑脂细胞,后者在向腺泡中心迁移过程中合成脂质,最终破裂释放脂质内容物。
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 MGD)是干眼症的主要病因。干眼症全球患病率高达38%-68%,其病征包括视力下降、眼部刺痛及眼表炎症,目前仅能通过频繁补充人工泪液干预,暂无挽救睑板腺功能的直接药物。其药物研发挑战很大程度归因于缺乏疾病模型,导致致病机制不清及干预研究困难。
类器官技术是生物医学领域的一项前沿颠覆性技术,其利用组织干细胞在体外培育出三维“微型器官”,高度模拟真实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欧洲药品监管体系先后出台《现代化法案 2.0》及多份新方法路线图,明确了类器官在疾病模型及新药临床前研发中的重要地位,整体弱化“动物实验为唯一或必经路径”的传统范式。
近日,南昌大学类器官研究院赵冰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洪佳旭合作团队在睑板腺类器官与干眼症模型研究方面取得突破,于Protein & Cell杂志发表了Humanmeibomian gland organoidsto studyepithelial homeostasis and dysfunction的研究文章。从头构建了可长期稳定扩增的小鼠及人睑板腺类器官,于体外完整还原了睑板腺细胞谱系及脂质分泌功能。
![]()
睑板腺类器官准确模拟干眼症潜在诱发药物与干预药物的反应,且其经原位移植后可在实验动物体内重构人睑板腺组织及脂质分泌功能。类器官中进行的单细胞表达谱、脂质组学分析,阐明了睑板腺稳态维持及疾病发生的关键调控信号。尤为重要的是,团队还利用类器官证实了FGF10细胞因子药物对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显著改善作用,为其药效、药理研究提供重要支撑。
![]()
该研究构建的睑板腺类器官及干眼症疾病模型,为深入睑板腺生理病理机制、加速干眼症领域药物研发及睑板腺再生医学探索,提供了重要模型工具。
赵冰和洪佳旭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procel/pwaf095
制版人: 十一
学术合作组织
(*排名不分先后)
![]()
战略合作伙伴
(*排名不分先后)
![]()
![]()
转载须知
【非原创文章】本文著作权归文章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未经作者的允许禁止转载,作者拥有所有法定权利,违者必究。
BioArt
Med
Plants
人才招聘
近期直播推荐

点击主页推荐活动
关注更多最新活动!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