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2013年4月份的一天,有位当地的市民在网上发微博说,郑州市区的1棵特别珍贵的树被砍倒了。
很快当地的专家就听说了这件事,他们十分吃惊,因为这种树当时在郑州的市区也就这么1棵,而且是非常珍贵的树种。
![]()
这棵树已经有200多岁了,也属于古树的范畴,砍伐这样的树很显然是不被法律允许的。
于是他们就很快就赶到了现场,发现此时的城中村已经开始拆迁了,全村的房屋都已被夷为平地,只剩下断壁残垣和散落的砖瓦。
而在这片废墟上面,有一棵树还在站立着。
![]()
它从根部发出的两个主杈,东侧的已被彻底锯断,切口处的木质暴露在外,还带着新鲜的木屑痕迹;
西侧的主杈也好不到哪里去,只剩下光秃秃的主枝和仅存的三分之一树皮。
原本缀满枝头的新花,在失去养分供给后已然枯萎。
![]()
专家看到这一幕实在是心疼地不得了,因为这种树一般都喜欢生活在北方,南方非常少。
而市区的这棵树当时是国内最南边的1棵,再向南就没有了。
本来专家们还觉得这棵树的基因真是与众不同,所以打算当年的时候采集一些枝条进行繁殖的。
![]()
结果这才刚到春天,这棵树就被人砍倒剥皮,虽然还有一株主干,但已经死亡了。
于是警方也介入了调查,希望能抓住砍树的人。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树这么珍贵呢?
![]()
«——【·珍贵的树·】——»
这种树叫做文冠果,又名文官果、文光果、僧灯毛道等,隶属于无患子科文冠果属,是我国特有的落叶乔木,更是被子植物繁茂时期的第三纪(约6500万年前)遗留下来的古老物种。
从分布范围来看,文冠果主要生长在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耐干旱、耐贫瘠,抗风沙,能在山地、固定或半固定沙区甚至裸露的岩石缝隙中生长,但却不耐水涝,低湿地无法存活。
![]()
而郑州地处华中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与文冠果的核心分布区存在明显差异,这株文冠果树能在郑州存活200年,本身就是一个生态奇迹。
它不仅打破了人们对文冠果分布范围的认知,成为已知的文冠果最南界植株,更证明了郑州地区曾存在适合文冠果生长的微环境,为研究该物种的生态适应性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样本。
![]()
业内专家之所以每年都要专门前来观察,正是因为这株树的生长数据对研究文冠果的南迁机制、适应性进化等课题具有不可替代的科学价值。
而且它还有非常深刻的文化内涵,自唐代以来,文冠果就被赋予了“文官”的文化符号,承载着古人对仕途的美好期许。
![]()
明人蒋一葵在《长安客话》中记载了这样一段典故:
唐德宗某年巡视陕西乾县时,当地百姓进献了文冠果,德宗品尝后龙颜大悦,当即给进献者封官,文冠果也因此得名“文官果”。
![]()
更有趣的是,文冠果的花色会随花期变化,初开时花瓣下部为白色,随后逐渐变为绿色、黄色、红色、紫色。
这种颜色变化与宋代文官的官服颜色等级恰好吻合:宋代七品以上官服为绿色,五品以上为红色,三品以上为紫色,因此宋人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直接称其为“文官花”。
![]()
北京西山八大处的大悲寺内曾种植文冠果树,古代考生在考试结束后,常会特意来到树下吟诗作画,祈求“文官果”能为自己带来金榜题名的好运。
此外,文冠果在佛教界也有着特殊的地位,我国古代北方的佛寺院内多会栽种文冠果。
![]()
因为其种子含油量高,既可用于制作长明灯,又可榨取食用油,果核还能制作佛珠,古人甚至认为它有驱邪的作用。
而且它还是我国特有的油料树种,文冠果的种子含油量极高,其榨出的文冠果油品质上乘,甚至比橄榄油还要名贵。
![]()
更重要的是,文冠果是一种“不与农争地”的树种,山地、丘陵、房前屋后均可种植,不需要占用宝贵的耕地资源,是未来可以替代粮食的木本油料作物。
更让文冠果身价倍增的,是它与一段重大历史事件的关联。
![]()
1972年的时候尼克松访华,毛泽东就拿出文冠果榨的油炒菜招待他,尼克松吃后觉得很不错,于是就问这是咋做的。
后来尼克松走的时候,毛主席送了他2棵文冠果树苗子,尼克松很高兴,因为美国国内并没有这种树。
![]()
很多人不解,一棵树被锯断枝干后,为何就断定“没法救了”?
«——【·受伤严重的树·】——»
毕竟在人们的认知中,树木的生命力往往十分顽强,即便枝叶受损,只要根系还在,就有存活的可能。
但对于这株200年的文冠果而言,情况却远比想象中严峻。
![]()
要理解文冠果为何会因主干被锯而死亡,首先需要了解树木的生长机制。
树木的生长和存活,依赖于根系、树干和枝叶之间的协同作用。
根系负责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通过树干中的导管输送到枝叶;枝叶则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再通过树干中的筛管输送到根系和其他部位,为树木的生长提供能量。
![]()
而树干的树皮中,分布着大量的筛管和导管,是树木养分和水分运输的“生命线”。
对于古树而言,由于生长年限长,其木质部相对坚硬,导管和筛管的分布也更为集中在树皮内侧和形成层附近。
而这株文冠果的损伤并非简单的枝干断裂,而是“毁灭性的破坏”。
![]()
从现场情况来看,东侧主杈被彻底锯断,意味着树木失去了一半的枝叶光合作用区域;而西侧主杈仅存三分之一的树皮,这是最致命的伤害。
对于200年的古树而言,其生长速度已经放缓,自身的修复能力也远不如幼树。
![]()
幼树在树皮受损后,还能通过萌发新的愈伤组织逐渐修复,而古树的形成层活性降低,一旦树皮大面积受损,几乎无法形成有效的愈伤组织,无法恢复养分运输通道。
那株200年文冠果的枯萎,是一段遗憾的往事,但它更应该成为一份警醒。
![]()
愿我们都能铭记这起事件,用实际行动守护身边的每一株草木,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
参考:
中国新闻网《郑州百年独苗古树枯死》2013-4-17
郑州新闻《这棵树枯死了专家心疼得直叹气,为什么? 因为,它是郑州唯一的一株文冠果树》2013-4-1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