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第一次目睹如此流畅的“质疑某人,理解某人,成为某人”心理转变过程。
近日,一位小朋友在社交媒体上向演员张磊留言求助,希望他能出面劝说妈妈为自己购买一套心仪的学习用品。起初,张磊认为文具价格有限,母亲应不至于为此拒绝孩子,可当他亲眼见到实物后,态度立刻发生逆转,迅速与那位家长站在同一立场。
![]()
现年50岁的张磊是一名资深影视演员,虽多出演配角,但凭借扎实演技和鲜明形象深入人心,拥有极高的观众辨识度。
他在《最好的我们》《忽而今夏》《少年派》《你好,旧时光》等青春校园剧中多次饰演严肃又可爱的教导主任角色,给网友留下深刻印象,被亲切称为“国民教导主任”,“主任”也成了他的代称。
![]()
不久前,一名学生私信张磊,表示自己看中了上海某家文具店里的学习工具,并承诺只要买到就会专心用功读书,但母亲始终不同意出资购买。
孩子还满怀期待地请求张磊帮忙说情,并贴心附上了该店铺的具体名称和地址信息,显得诚意十足。
![]()
看到这条消息时,张磊第一反应是不解:买文具本为促进学习,何至于如此为难?没有趁手的工具,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
不过他也明白,未亲眼所见便轻易下结论并不妥当。于是决定亲自前往这家文具店探个究竟,验证真相。
![]()
踏入店内,映入眼帘的是琳琅满目的陈列架,各类文具整齐摆放,外观与普通文具店并无明显差异。当时他还暗自思忖:这不就是一家常规门店吗?殊不知真正的“震撼”还在后头。
他漫不经心地继续浏览,直到一盒色彩斑斓的马克笔吸引了他的注意。当他凑近看清标价——2232元时,整个人瞬间僵住,眼神呆滞,仿佛歌词里唱的那样,“不敢睁开眼,怕这只是幻觉”。
![]()
为了确认自己没看错,张磊反复询问同行伙伴,最终确定价格无误。他将那盒马克笔拿在手中翻来覆去查看,满脸疑惑地喃喃道:“这是绘画工具吗?分明是金融产品吧?”
这笔若真用了,恐怕得画出传世名作才算对得起它的身价。他笑着调侃了几句,小心翼翼地将它放回原位,仿佛生怕弄坏了要赔钱。
![]()
他原本以为这只是一次偶然的高价展示,没想到这才刚刚开始。放眼望去,高价商品比比皆是。一块体积堪比他脸部大小的橡皮静静躺在展示盒中,标价高达1999元,外形却与街边小店几元一支的普通橡皮相差无几。
如此昂贵的橡皮若是仅用来擦除错字,未免太过奢侈。况且这块分量十足,从启蒙阶段用到研究生毕业都未必耗尽,若省着点使用,说不定还能作为家族遗产代代相传。
![]()
再往前走,一组绿色鳄鱼造型的订书钉售价129元,模样确实俏皮讨喜,但很多孩子一次考试都拿不到这么多分数,花百元购置办公耗材显然不太合理。即便有样式普通的迷你订书机,也要价115.8元,令人咋舌。
![]()
接着,一支设计简洁的自动铅笔引起了他的兴趣。他心想这类基础款总该便宜些了吧?结果标签显示:248元,且盒内仅含一支笔芯。
回忆起自己上学年代,一支铅笔不过一两毛钱,如今短短几十年竟涨了上千倍。莫非这支笔内置智能芯片,能自动批改作业?张磊承认它的做工精致,手感不错,但这价位实在超出日常接受范围。
![]()
随后他又发现一本蓝色印花封面的笔记本,外观简约大方,颇具文艺气息。正欲赞叹之际,目光扫过价格牌——1105元,顿时语塞。
这一刻他忽然明白:唯有248元的铅笔才配得上这千余元的本子。倘若孩子真用这套装备写作业,按一分对应一元计算,岂不是要考出两千多分才能回本?
![]()
至此,张磊彻底理解了那位母亲的坚持与无奈。他不仅不再支持孩子的要求,反而站到了家长一方,严厉“批评”这名学生太不懂事。
他还半开玩笑地“警告”对方:今后不准再发这种不切实际的请求,否则就要向老师举报,让他接受思想教育。
![]()
2025年11月13日,张磊将这段亲身经历发布于网络平台,迅速引发热议。大量网友直呼难以置信,称这些商品简直是明目张胆的“收割智商税”,有人感慨自己的工资涨幅远赶不上文具价格飙升的速度。
![]()
有网友戏言,那块近两千块的橡皮根本不是用来修正错误的,更像是用来擦拭人生遗憾的奢侈品。还有人猜测,商家是否直接照搬日本原价标签,忘了进行汇率换算。
![]()
值得注意的是,此类高端文具店并非孤例,在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的商业中心,多家品牌相继推出高价系列,单品定价动辄数百乃至数千元。
它们依靠出众的设计美感吸引年轻消费者,同时精准捕捉部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以及学生间的比较心态,刻意营造“精英文具”氛围,借机抬高溢价空间。
![]()
随着事件持续发酵,涉事文具店工作人员对此作出回应,解释2232元的马克笔实为包含72种颜色的专业套装,主打收藏与礼品属性。
而关于1999元的巨型橡皮,品牌客服则强调其采用PVC材质,宣称清洁效果优于传统橡胶制品,更适合精细绘图领域。
![]()
他们补充说明,这款超大号橡皮属于限量款,主要面向收藏爱好者推荐;对于日常书写需求,官方更建议选择常规尺寸产品。
然而,这样的解释并未平息公众质疑。近年来,“文具内卷”现象日益严重,高价背后折射出的是消费主义对教育场景的渗透,助长了不必要的攀比风气。
![]()
面对孩子提出的高价文具诉求,家长若一味拒绝,容易引发情绪对抗。此时更有效的做法是开展平等对话,帮助孩子认清文具的本质功能。
可通过引导孩子参与家庭财务记录,体验收入与支出的关系,从而建立正确的金钱观,认识到实用性远比价格标签更重要。
![]()
无论是1105元的笔记本,还是1999元的橡皮,或许能在短时间内满足虚荣心,却无法换来成绩的提升。真正服务于学习的,从来不是昂贵的外壳,而是内在的专注与付出。
唯有当家长与孩子共同摆脱浮躁的消费诱惑,回归理性思考,文具才能重新回归其作为学习辅助工具的本源定位。
毕竟,决定学业成果的关键因素,从来不在于手中握着多少钱的笔,而在于使用者是否愿意静下心来一笔一划认真书写。
![]()
抖音@江西旅游广播 2025-11-14 所发内容
![]()
抖音@演员张磊 2025-11-13 所发内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