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我是学历史但从不执于历史的花鹿不花。
某地一起“狗咬人”引发的血案引发了大家的关注。
我看了下新闻,大概就是:
张三家的狗拴在外面,咬了李四。
李四把咬他的狗给打死了。
张三带人去李四家发生争执,李四杀死了张三。
请诸位原谅我对这件事情进行这样简单的叙述。
因为,剥离了那些情绪化的表达,才不会误导大家。
各执一词的双方,在新闻镜头中说“把狗脑浆砸出来”“带人闯入家中威胁”,又或者“情急之下随手捡起来菜刀”,又或者“人家在当地颇有势力”等等。
我对他们的说法都持谨慎的态度。
这些带有情绪性的描述太有倾向性,很容易把人描述成“恶霸”,也很容易让人认定就是“正当防卫”。
而这些很可能不是这个事件的全部真相 。
至于这个案件的真相是什么,我相信法院会结合各方证据进行判断。
究竟是不是“正当防卫”,就让法院给出结果吧。
然而,事已至此,无论这件事情的结果如何有一点都可以肯定:
不管这件事情最后以何种结果收场,都不会改变这件事情彻头彻尾一场悲剧的性质。
无论对于死者,还是行凶者。
试问:
这里面,谁真正的赢了?
![]()
从狗咬人到一个人被杀死,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以至于 一个很小的起因,最终却一步步演化成了巨大的悲剧?
相比于关心案件的最终判决,汲取其中的教训也非常有意义。
当然,不愿意反思也尊重各自选择。
在很多问题上,我不擅长也不喜欢争辩。
所以,我还是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史记·楚世家》记载了一个故事:
“初,吴之边邑卑梁与楚边邑钟离小童争桑,两家交怒相攻,灭卑梁人。卑梁大夫怒,发邑兵攻钟离。楚王闻之怒,发国兵灭卑梁。吴王闻之大怒,亦发兵,使公子光因建母家攻楚,遂灭钟离、居巢。”
这个故事发生在吴王僚九年(公元前518年)。
那一年,吴国和楚国之间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而这场战争的起因,仅仅是因为两个采桑叶小姑娘之间的小矛盾。
有一天,一个吴国钟离的小姑娘在采桑叶的时候,不小心踩了楚国卑梁小姑娘的脚,双方发生了矛盾。
楚国小姑娘的家人大怒,随后冲到吴国小姑娘家为自家孩子争气撑腰。
结果争执之下打死了吴国人。
吴国人大怒,于是纠集了几十号人,冲过去反杀了楚国卑梁的那一家人。
而卑梁的守城官大怒,直接发兵杀光了吴国边境的妇孺老幼。
吴王听说后大怒,立即发兵把卑梁夷为平地。
而楚王也大怒,吴楚两国因此发生大战。
双方血流成河,死伤无数。
问:
在这场被载入史册的大规模战争中,谁是赢家呢?
不必回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能说服自己就行。
对了,这个故事的名字叫:
卑梁之衅。
两千多年过去了,但这样的故事却一而再而三地发生。
所以,希望这个故事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用得上的经验吧。
![]()
【△就放一个养心的钧瓷小花瓶吧】
好了,今天就简单聊这么多吧。
这段时间工作劳累异常,我身体也很是不适。写文发文估计不会很正常,还请见谅。
祝大家都能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
来日方长,事缓则圆。
祝大家都能心平气和过好每一天~~~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故事,其实都没有胜者。
《追风筝的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