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槽三刀,一个喜欢吐槽的布衣青年!
近日,狗咬伤男子被摔死,狗主人上门理论被反杀的新闻,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
![]()
2025年1月30日,山西长治市的申某良之子申某浩外出打水时,被邻居郭某刚家拴在路边的狗咬伤,一气之下将狗摔死。
申家联系郭家人协商赔偿未果,申妻随后报警,但郭妻赵某晖拒绝配合警方调解。
当晚7点多,赵某晖伙同妹夫韩某、外甥刘某伟等人来到申家,砸门破窗强行闯入,郭某刚随后也进入申家院内,双方发生激烈争吵和扭打。
混乱中,申某良(近60岁)拿起窗台上的刀挥刺,将郭某刚、赵某晖等人刺伤。
郭某刚因左股动脉被刺断,失血过多死亡。
11月13日,申某良涉嫌故意伤害案在长治市中级法院开庭,控辩双方就"正当防卫"还是"防卫过当"展开激烈辩论,法庭未当庭宣判。
此外,赵某晖等三人因涉嫌非法入侵住宅罪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三刀认为,养狗是个人的选择没错,但如果当狗的行为对他人的安全造成威胁时,主人的监管责任就不可能是“私事”,而是社会公共秩序的一部分。
郭家的狗咬伤他人,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缺乏对狗的看管,无论狗是“拴在路边”还是突然挣脱,只要未采取足够的防护措施,那就意味着对他人安全的漠视。
申家之子摔死狗的行为,虽然多少有点过激反应,但也大体能理解当时的心情,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人的理性往往会让位于本能反应。
不过,这种“以暴制暴”的处置方式,虽然暂时宣泄了情绪,但也为后续的冲突升级埋下了隐患。
当然,冲突的真正升级,我觉得还是始于郭家拒绝调解、私闯民宅。
无论是《宪法》中“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还是《刑法》对非法侵入住宅罪的界定,都在强调这一防线的不可逾越性。
郭家带人闯入他人家中,破坏门窗,这让屋内的人感受到的绝不仅仅是“争吵”的威胁,更是“生存”的危机。
对于近六十岁的申某良而言,面对年轻力壮的闯入者,面对打砸与扭打,手边的刀就成了“保护自己与家人”的最后手段。
这种情境下的反击,很难用“冷静控制”去要求。
![]()
人的防卫本能往往会主导行为。
而这种本能,恰恰是法律设立“正当防卫”制度的初衷:保护公民在遭受不法侵害时,有权利进行必要的反抗。
从案件的细节来看,郭家多人闯入并实施打砸、扭打,不法侵害确实处于“正在进行”的状态,申某良的反击具有合法性前提。
但致一人死亡、多人受伤的结果,是否属于“必要限度”,仍需要结合具体情境判断,比如闯入者的人数、是否携带凶器、扭打的激烈程度、申某良的体力差距,可能都是影响“必要限度”的关键因素。
大家之所以普遍倾向于“正当防卫”,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源于对“私闯民宅”行为的强烈反感,以及对“弱者防卫”的共情。
这场悲剧的背后,更值得深思的是邻里关系的脆弱与社会情绪的焦虑。
郭家与申家本是邻居,一场狗咬伤事件,如果能有一方先放下愤怒,主动沟通,或许就能避免后续的连锁反应。
但遗憾的是,双方都选择了“对抗”而非“和解”。
申家以“摔狗”对抗“咬伤”,郭家以“闯宅”对抗“摔狗”,最终让矛盾滑向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很显然,这场悲剧没有赢家。
郭某刚失去了生命,他的家人承受着悲痛;申某良面临法律的审判,他的家庭也陷入了困境。
这两个原本平静的家庭,都因为一条狗彻底改变了命运。
难道还不够讽刺吗?
郑重声明
文章素材来自官方媒体,作为自媒体创作者,始终本着客观、理性的态度进行时事的相关评论,无不良舆论引导。
此外,对于事件的真实性,自媒体创作者很难把控,所以也请大家理性阅读。
另,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