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11月10日凌晨,台风“凤凰”的最后一缕狂风掠过菲律宾吕宋岛海岸线,这个刚被台风“海鸥”蹂躏过的国家还没来得及喘息,就被新一轮灾害钉在废墟之中。24小时后,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的一则公告打破国际社会的沉默:中方基于人道主义精神,向菲方提供紧急现汇与物资援助,总额约1.41亿菲律宾比索,折合人民币近1500万元。此刻的菲律宾,已有250人确认死亡,112人失踪,416万民众被迫离开家园,整个国家半数省份沦为泽国。
灾难的残酷远超想象。台风“海鸥”4日凌晨带着12级风力登陆时,宿务省的防洪堤坝在洪水中像纸片般崩塌,而9日登陆的“凤凰”更是升级为16级超强台风,中心附近风速达到230公里/小时,掀起的14米巨浪直接吞噬了米沙鄢群岛的多个渔村。菲律宾官方公布的卫星图显示,“凤凰”的云系覆盖面积超过30万平方公里,几乎罩住整个菲律宾国土,3米高的风暴潮沿着马尼拉湾涌入市区,街道上的汽车像玩具般被冲走。更令人揪心的是,灾害发生时,宿务省多名市长正组团在欧洲进行“私人访问”,当地防灾指挥中心一度无人值守。
![]()
中方的援助来得迅速且实在。除了中央层面的现汇和饮用水、急救药品等物资,与菲律宾隔海相望的福建省立刻调配2000台柴油发电机发往苏禄省,解决灾后停电难题;广东省组建的医疗防疫队已完成集结,随时准备赴菲开展灾后防疫。在菲中资企业更是第一时间行动,用自有物流网络将方便面、帐篷等物资送到重灾区,华人华侨自发组织的救援队在灾区展开拉网式搜救。这种“中央+地方+民间”的立体援助模式,与某些国家只派外交使节发表“慰问声明”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菲律宾的传统盟友美国,截至11月12日仅通过国际红十字会捐赠50万美元,连其在亚太地区军事基地的直升机都未出动参与救援。
菲律宾灾害损失惨重,与其说是天灾,不如说是人祸。马科斯政府上台后高调宣布投入5000多亿比索建设防洪工程,可今年8月的审计报告揭开了遮羞布:宿务省511个防洪项目中,近七成存在质量问题,部分堤坝用沙土代替混凝土,甚至不同区域的项目出现完全相同的成本清单。这些被政客们瓜分的防洪款,本应筑起保护民众的“生命线”,最终却成了压垮防灾体系的“催命符”。台风来袭时,那些号称“能抵御百年一遇洪水”的堤坝率先溃决,马尼拉市的排水系统早在暴雨初期就全面瘫痪,政府的灾害预警信息更是迟滞了6小时才发布。
![]()
贪腐丑闻的爆发让菲律宾政坛陷入地震。参议院议长、众议院议长先后因涉案辞职,公共工程与公路部部长也被迫引咎下台,马科斯此前承诺的“严查到底”在几个月里毫无进展。双台风灾害的叠加,彻底点燃了民众的怒火。马尼拉街头出现大规模抗议活动,民众举着“把防洪款还给我们”“马科斯辞职”的标语封堵总统府,社交媒体上#马科斯下台#的话题阅读量突破10亿。面对汹涌的民意,马科斯才紧急下令重启对重灾区防洪工程的调查,但这种“事后救火”的姿态,早已无法平息民众的不满。
中方的援助从来不带任何政治附加条件,这与美国等国习惯将援助与政治诉求捆绑的做法截然不同。从当年的汶川地震菲律宾伸出援手,到如今菲律宾受灾中国倾力相助,邻里间的互助本就该超越争议。南海问题的分歧属于政治范畴,而灾害中的生命救援属于人道主义范畴,将两者清晰区分,恰恰体现了中国作为大国的成熟与担当。
![]()
现在的菲律宾正站在十字路口,马科斯政府能否抓住中方善意带来的契机,以透明高效的方式用好援助物资,以彻底反腐的行动重建民众信任,将直接决定这个国家的未来走向。而那些在关键时刻袖手旁观的“盟友”,也让菲律宾民众看清了谁才是真正靠得住的伙伴。灾害终会过去,但人心的向背与政府的责任,从来都不会被风雨冲刷掉痕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