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下午,深圳中学大鹏学校召开《海洋科学与技术校本课程纲要》(以下简称《课程纲要》)发布会,校外专家、大鹏新区教育卫健局科学教育负责人以及学校师生参加了此次发布会。会上,学校校长吴涛介绍了《课程纲要》的缘起、价值、过程、内容和实施等。
培养未来海洋强国建设所需的创新型人才
《课程纲要》包含了指导思想、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的内容。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开设海洋科学与技术校本课程,旨在深化科学教育,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滨海城市中小学海洋科学与技术教育标准,在青少年心中播下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种子,为培养未来海洋强国建设所需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在课程目标上,学校落实学生核心发展素养,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从海洋科学观念、海洋科学探究、海洋意识与责任、海洋科技实践等方面确定这门课程的目标,体现这门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
课程内容包含物理海洋、海洋化学、海洋地质、海洋生物、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工程与技术六个模块,每个模块包含内容框架、活动建议、学业要求、教学提示四个方面的内容。
课程实施包含三条路径,一是在科学类国家基础课程中作拓展延伸,二是在社团课中实行项目式学习,三是结合“每周半天计划”开展海洋特色阅读与实践活动。目前计划开展《设计一个“海岸线资源智能利用工作站”》和《“打造一方净水”——区域性水资源可持续方案设计与公益行动》两个海洋科学项目式学习。
为支撑课程实施,学校还建设了海洋科学与技术创新体验空间。该空间包含了科普展区、VR教室、物理海洋探究实验室、海洋化学探究实验室、海洋地质体验室、海洋工程与技术科创室等。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学校一方面对校内教师进行海洋通识教育培训,另一方面,延请高校教授、海洋工程师、海洋科学研究工作者到学校指导、讲学。
据悉,2023年,在深中大鹏学校的开办仪式上,深圳中学校长朱华伟教授曾提出“在课程设置中融入大鹏基因,开设海洋课程”的期望。深中大鹏学校响应国家发展战略,发挥大鹏新区的海洋区位优势,积极探索开展海洋科学教育。历经两年,深中大鹏学校组织该校的科学教师编写了《课程纲要》,并邀请南方科技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教授周志远领衔的团队进行了审定。
在本次发布会上,周志远教授开展了题为《探索深海奥秘,勇攀科技高峰》的精彩讲座,讲座内容涵盖深海极端生命现象、深海矿产资源勘探、马里亚纳海沟成因、海底地震与海啸成因与预警、海洋尖端探测技术五个方面,并穿插了周教授个人的求学、研究经历。现场气氛热烈,学生们踊跃回答了周教授的现场提问,并且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请周教授解答。
发布会最后是筑梦“深蓝”,强国有我——“每周半天计划”启动仪式,学生们来到学校海洋科学与技术创新体验空间分组学习,并完成相关任务。
![]()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王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