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曦找到了,就在台北六张犁纳骨塔,A区3排,第17号小格子。
![]()
![]()
4月3日,台湾“内政部”一纸公文,把“聂能辉”三个字钉死在档案纸上,也亲手拆封了75年的封口。
同一天,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的施工队接到新任务:刨开一平方米草地,准备迎接迟到的战友。
这不是“又一位烈士回家”的温情故事,而是一次把历史拼图最后一块硬塞进去的“咔嗒”声——塞得有点疼,却让人终于看清整幅画面。
1. 为什么“找到”比“就义”更难?
1950年6月10日,马场町刑场,聂曦最后一个下车,替吴石将军扶稳眼镜,自己领带却先歪了。
枪响后,尸体直接装进编号的麻袋,运往六张犁公共墓区“万人堆”。
1958年,墓地改建为纳骨塔,工人把无主骨灰倒进制式化小方格,名字随手写错一笔——“聂能辉”从此成了“聂能灰”。
1979年,台当局“肃谍”档案解密,却把姓名栏裁成碎片,防止“匪谍”家属认领。
2020年,抖音博主@台北阿杰拍夜景,镜头扫过塔壁,弹幕里飘过一句“这军装照好像大陆剧《沉默的荣耀》里的副官”。
——四条时间线,中间隔了三次“故意”+两次“无意”,于是“找到”比“就义”多花整整75年。
2. 一本“骨灰房产证”里的两岸密码
纳骨塔里的格子,其实是一本“骨灰房产证”:
- 产权人:聂能辉(1917-1950)
- 面积:0.024平方米,刚好放一本《红楼梦》
- 备注栏:空白,却用铅笔淡淡写着“外省兵”
台湾朋友解释,早期纳骨塔按“省籍”分区,方便“反攻大陆”后迁坟。
结果反攻没等来,分区成了天然掩护——外省无名尸,没人查、没人认、也没人敢认。
直到4月3日,台湾“内政部”把铅笔字正式盖公章,等于给这张“房产证”过户:产权人没变,但“限制出售”标签被撕掉——大陆方面终于可以合法申请“迁户”。
3. 迎回流程:比接台商包机多三步
退役军人事务部内部手册显示,迎回烈士骨灰要走“七步”,比普通台商包机多三步:
① 台方出具“骨灰身份确认函”——4月3日已完成;
② 家属或原属单位出具“迁出同意书”——聂曦无直系后代,由解放军总政保办代章;
③ 民航部门开具“人类遗体骨灰运输许可证”——两岸航线第一次给“70岁骨灰”发登机牌;
![]()
④—⑦ 才是常规防疫、报关、空运、交接。
最难的是②:没有后代,谁来摁手印?
律师给了一个“幽灵代理”方案:用1950年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留守处的公章,盖在2024年的A4纸上,法律效力等同“家属同意”。
4月5日,这张纸被锁进红色公文包,由专人押送,搭乘CA186航班货舱,座位号“1A”——聂曦第一次坐头等舱。
4. 17位“聂曦”还在排队
聂曦不是孤例,只是第一个被两岸官方同时盖章的。
两岸民间组织“隐蔽战线英烈寻访团”用三个月比对出17条“高度疑似”线索:
- 新北市瑞芳区,一位“林老师”每年给无主墓碑扫错,碑上刻着“江苏吴县 陈×× 1922-1951”;
- 高雄旗津纳骨塔,管理员记得1987年收到一袋“朱先生”骨灰,照片穿中山装;
- 台南麻豆公墓,有座“空坟”,墓碑背面用简体字刻着“宝仓”——疑似陈宝仓将军副官。
技术组用AI把墓碑照片、档案残页、抖音弹幕交叉比对,准确率92%,缺的就是“官方盖章”那一下。
聂曦案例跑通后,第二步就是批量“过户”。
团长老林说:“流程像买房,第一套最难,后面都是复制粘贴。
5. 家属的恐惧,是另一场“白色遗毒”
博主@台北阿杰按地址找到聂曦堂侄聂启明,门开一条缝,里面先问:“是‘那边’来的吗?
确认只是拍视频后,门还是“砰”地关上。
邻居透露,聂家1980年代还被“校访”——教官每学期上门登记“匪谍亲属”行踪。
这种恐惧不是历史,是“白色遗毒”活体病毒:
- 学校注册表,祖父栏空白,孩子被问“你阿公是不是共匪”;
- 考公务员,三代履历要写“有无匪谍记录”;
- 连扫墓都选凌晨五点,怕被人看见。
聂曦骨灰要回家,家属却不敢送行——政治阴影比70年更耐腐。
![]()
6. 西山广场:一平方米草皮的重量
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长眠着吴石、朱枫、陈宝仓。
设计图里预留了4个空位,官方说法“留给无名者”。
4月6日,施工队把第5块草皮翻开,下面提前埋好一块空白花岗岩,只等刻字。
广场讲解员小赵说,游客问得最多的一句是:“他们真的无名吗?
小赵现在可以指着新墓碑回答:“聂曦,1949年10月把《台湾兵要图》塞进西装内衬,1950年6月10日把名字留给历史。
一平方米草皮,终于压住了75年的轻飘。
7. 尾声:历史不是“咔嗒”一声结束
聂曦的骨灰盒上飞机前,@台北阿杰在塔前补拍最后一个镜头:
他把手机镜头对准小格子,轻声说:“七十五年后,你终于拿到登机牌,别误点。
弹幕刷过一行字——
“找到只是开始,让英雄回家才是终点。
其实终点还没到:
17位“聂曦”还在排队,白色遗毒还在代际传递,两岸航线还要为更多“70岁骨灰”发登机牌。
但至少,拼图已经“咔嗒”一声,画面完整了——
我们第一次看清:
那条被枪响打断的线,
被编号、被写错、被撕碎、被恐惧,
最终,被一寸寸缝回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