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历史上,中国死了那么多人都是土葬,为什么没感觉有那么多坟墓?

0
分享至

每年清明节,成千上万的人远赴老家扫墓祭祖,祭品、香火、纸钱一应俱全。

可你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中国历史上有几千年土葬传统,人口又那么庞大,按理说坟墓应该遍地都是,走到哪儿都是坟头。

但现实中,我们却很少能看到真正古老的坟墓,这些坟墓如今都去哪儿了?



人都去哪儿了

人类历史上总共大约出生了1100亿人左右,而中国大概贡献了将近300亿,这么多中国人都经历了死亡,尤其在古代,土葬是最普遍的方式。

按这个比例来推算,哪怕只有一半人土葬,坟墓数量也应该是天文数字。



但现实却是,大多数古人的坟墓早已无迹可寻,如今能被完整保存的古墓,往往是王侯将相的陵墓,普通百姓的坟头早已风化、消失。

很多人会问,是不是因为墓地被人为破坏了?其实这只是其中一部分原因。



最主要的,是自然的力量太强大,一个普通的土坟,如果没有石碑、没有砖石结构,几年后风吹、雨淋、草长,慢慢就被掩盖了。

特别是木质棺材,几十年就会腐烂,坟头也会塌陷,最终和土地融为一体,根本看不出有过坟墓,很多时候,新一代人走过这些地方,甚至不知道脚下埋着祖先。



动物也会对坟墓造成破坏,像老鼠、土蜂、野猪这些野生动物,能轻易钻进坟地里,加速木棺破损,有些地方干脆成了野兽的栖息地,坟地自然也就乱了。

这也让人陷入另一个疑问,如果坟墓这么容易消失,中国历朝历代是怎么对待祖先的?



祖先去哪儿了

古人非常讲究“入土为安”,但这个“安”字,其实是非常现实的妥协,早在旧石器时代,中国人就已经有了埋葬习俗,不过那个时候只是简单地找个地方把尸体掩埋起来,既没有坟头,也没有碑文,墓地和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到了商代,坟墓才逐渐有了制度化的痕迹,特别是像河南罗山县的天湖村发现的商代晚期墓地,出现了最早的坟丘。



再到春秋战国,随着贵族阶层的兴起,墓地逐渐开始“堆土成丘”,像秦献公时期就已经有了高大的坟冢。

汉代之后,土葬已经成为主流,坟丘也变得常见,农耕民族讲究风水,墓地一般选在山林、水边、荒地,尽量不占用耕地,为了节省土地,还有“捡骨葬”的方式,先暂放尸体,等腐化后再捡骨重新安葬。



到了宋代,祖宗崇拜更进一步,祠堂开始兴起,人们不再频繁奔波去扫远处的坟,转而在家门口设立祠堂,集中祭祖。

坟墓的实用性逐渐降低,更多变成象征意义,这样一来,很多老坟也就慢慢被遗忘了。



文化制度也在推动坟墓的“消失”,中国古人讲“五服不出,碑不过三代”,也就是说,五代之后的祖先,很多人已经想不起来了,碑文也不会再刻。

没有人记得的坟墓,自然也不会有人维护,就这样慢慢被时间和自然吞噬。



墓地去哪儿了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战乱频发的土地,平均每300年就会有一次大规模战争,人口锐减,比如唐朝的安史之乱,短短几年间人口从6000万降到2000万。

战争期间,尸体往往是集体掩埋,根本没有条件为每个人建坟。



自然灾害也没有留情面,瘟疫、洪水、地震都会造成大量死亡,很多时候,为了防止瘟疫传播,尸体会被焚烧或草草掩埋,形成大片的乱葬岗。

这些地方基本没有墓碑,也没有后人前来祭拜,很快就被遗忘在历史尘埃中。

盗墓行为也加速了古墓的消失,像“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这类官职,表面是管理墓地,实际上就是合法盗墓。



在很多地方,大型古墓早就被一层层洗劫过,剩下的只是一堆残骨和碎砖,普通百姓的坟墓就更不值一提了。

民间还有一个现象,就是迁徙与家族分离,中国人讲究宗族传承,但历史上战乱频繁,很多人为了避难、谋生不断迁徙,家谱断裂,祖坟位置也就无从查找,等到几代人之后,祖先的坟墓早就消失在荒草之间。



即使到了明清,政府也曾试图立法保护坟地,比如设立“稻耕墓田罪”,破坏坟地要被打板子、恢复原状。

但现实中,这些规定很难真正执行,尤其是人口增长、土地紧张的时候,坟地经常被开垦成耕地。



近现代以来,中国推行了殡葬改革,比如河南周口曾在2010年代进行“平坟复耕”,目标是实现火化率100%、公墓全覆盖。

结果短短几年内平掉了350万座坟头,引发了很大争议,虽然后来政策有所调整,但很多旧坟已经无从恢复。



结语

中国人重视祖先,讲究孝道,但也懂得顺应现实,坟墓虽然会消失,但文化不会。

真正的传承,不是靠一座坟头,而是一代代人的记忆和血脉。

在土地紧张、人口众多的今天,如何在尊重传统的同时,探索更合理的殡葬方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48架F35卖给沙特,五角大楼担忧:中国或“偷”走核心技术

48架F35卖给沙特,五角大楼担忧:中国或“偷”走核心技术

空天时代视频
2025-11-18 12:40:06
赵雅芝一脸疲惫终于回香港了!脸上的粉抹得好厚,走路得人搀扶!

赵雅芝一脸疲惫终于回香港了!脸上的粉抹得好厚,走路得人搀扶!

柠檬有娱乐
2025-11-18 10:23:13
释永信被女徒弟爆料,凌晨4点去他房间,拿到皈依证就算师徒关系

释永信被女徒弟爆料,凌晨4点去他房间,拿到皈依证就算师徒关系

汉史趣闻
2025-07-30 09:57:38
“宇宙第一大医院“缩减规模,公立医院的苦日子开始了

“宇宙第一大医院“缩减规模,公立医院的苦日子开始了

健识局
2025-11-17 20:17:22
国七要落地,燃油车车主慌了?还能开多久,这些真相要弄清

国七要落地,燃油车车主慌了?还能开多久,这些真相要弄清

三农老历
2025-11-18 07:46:50
霍启仁妻子家世曝光,是泰国首富,与霍家门当户对,比郭晶晶不差

霍启仁妻子家世曝光,是泰国首富,与霍家门当户对,比郭晶晶不差

柠檬有娱乐
2025-11-18 11:22:43
恰好去远方,满脸褶子的陈松伶抢镜,整个人面相变了,跟张铎不搭

恰好去远方,满脸褶子的陈松伶抢镜,整个人面相变了,跟张铎不搭

小徐讲八卦
2025-11-16 10:45:09
约基奇轰36+18+13仍无缘今日最佳!对不起,你碰到暴走的马克西了

约基奇轰36+18+13仍无缘今日最佳!对不起,你碰到暴走的马克西了

世界体育圈
2025-11-18 12:45:59
全网困惑!小米动不动就拿“第一”,网友却冷嘲热讽?

全网困惑!小米动不动就拿“第一”,网友却冷嘲热讽?

麦大人
2025-11-15 16:11:03
蔚来和宁德时代的换电站,有哪些不一样?

蔚来和宁德时代的换电站,有哪些不一样?

电动星球News
2025-11-18 12:40:36
全运会乒乓:男团四强全部诞生,樊振东险胜,半决赛对阵出炉

全运会乒乓:男团四强全部诞生,樊振东险胜,半决赛对阵出炉

谭颞爱搞笑
2025-11-18 12:32:17
这种丰满的腿,穿紧身瑜伽裤真的好看吗?

这种丰满的腿,穿紧身瑜伽裤真的好看吗?

小乔古装汉服
2025-10-15 17:16:17
球队老大不打,却轰5连胜!休赛期最大赢家诞生,你应该被交易了

球队老大不打,却轰5连胜!休赛期最大赢家诞生,你应该被交易了

篮球扫地僧
2025-11-18 12:35:08
韩国球迷:韩国足球没救了,棒球被日本碾压,足球被中国吊打!

韩国球迷:韩国足球没救了,棒球被日本碾压,足球被中国吊打!

邱泽云
2025-11-17 15:22:06
“广西王”陆荣廷,统治广西12年,被李宗仁赶走后结局如何?

“广西王”陆荣廷,统治广西12年,被李宗仁赶走后结局如何?

云霄纪史观
2025-11-18 09:58:02
成也饭圈败也饭圈!看到被央视点名的孙颖莎,樊振东的话有人信了

成也饭圈败也饭圈!看到被央视点名的孙颖莎,樊振东的话有人信了

璀璨幻行者
2025-11-18 10:47:31
高市早苗的面相分析:蛇纹锁口,目藏刀锋,国之将亡,必出妖孽

高市早苗的面相分析:蛇纹锁口,目藏刀锋,国之将亡,必出妖孽

山九观主
2025-11-17 11:35:08
在养老院,我发现最受欺负的,不是没钱没势的老人,而是另外3种

在养老院,我发现最受欺负的,不是没钱没势的老人,而是另外3种

诗意世界
2025-11-15 21:41:58
父亲辞职给多动症儿子办休学,从湖南徒步1千公里到山东:他发现自己原来也能这么厉害

父亲辞职给多动症儿子办休学,从湖南徒步1千公里到山东:他发现自己原来也能这么厉害

潇湘晨报
2025-11-17 16:43:15
俄乌战场告急,泽连斯基与希腊签完大单后赶赴法国拿下100架“阵风”战斗机

俄乌战场告急,泽连斯基与希腊签完大单后赶赴法国拿下100架“阵风”战斗机

上观新闻
2025-11-17 22:08:07
2025-11-18 13:31:00
博览历史 incentive-icons
博览历史
了解世界历史,学之鉴之。
8603文章数 5352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超市被员工偷到倒闭 收银员给1700元商品结账仅1元

头条要闻

超市被员工偷到倒闭 收银员给1700元商品结账仅1元

体育要闻

直到退役那天,“海湾梅西”也没去欧洲踢球

娱乐要闻

曝喻恩泰离婚2年前转移走300箱茅台?

财经要闻

青云租陷兑付危机 集资与放贷的双面生意

科技要闻

马斯克破防了!贝索斯62亿美金入局"实体AI"

汽车要闻

更加豪华 更加全地形 极石ADAMAS

态度原创

手机
本地
时尚
艺术
公开课

手机要闻

华为新款折叠屏最新架构技术曝光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听说冷帽是“美女检验神器”?

艺术要闻

优雅浪漫的绘画,美到让人想直接住进去!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