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初冬时节,黄浦江畔,稻浪犹香。11月11日,在奉贤区金汇镇墩头村,金汇镇第五届“光影逐梦·非遗同行”皮影艺术节启幕。一盏LED灯、一块白幕布、几声锣鼓点让百余名村民、游客瞬间“穿越”——幕布之后,影偶翻飞;幕布之前,掌声雷动。
![]()
一座桥,一束光,一阕“皮影腔”。金汇镇72.8平方公里土地,38座宋明清古桥静卧,7项非遗代表性项目熠熠生辉,其中齐贤皮影戏更早在2007年便跻身上海市首批非遗名录。从清末民初说书先生于秋生“见影钟情”,到裁缝程祥生“以剪为笔”,再到器乐高手金连章“融腔入戏”,江南皮影在此落地生根,孕育出独树一帜的“金汇腔”“齐贤调”。百年间,唐宝良等一代代民间艺人秉烛前行,在稻田里支起幕布,于汽油灯下唱尽家国春秋,也将“皮囡头戏”写进一方水土的文化基因。
![]()
“影子比人长寿,只要有人,就得有影。”这是1999年被授予“皮影戏大王”称号的唐宝良临终嘱托,也是今日金汇人守护非遗的坚定信条。近年来,当地党委、政府牢记“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遗的重要指示,持续打出“组合拳”:
握稳“接力棒”。建立“2个非遗工作室+6个传承基地+8个乡村点位”网格,严忠阳、严建秋等市、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常态化开展“师带徒”,累计培养皮影新人300余名。
深耕“第一课堂”。自2013年起,齐贤学校将皮影纳入校本课程,低年级“识影”,高年级“编剧”,每周2小时“雷打不动”。孩子们原创的《上头电子烟的秘密》荣获2025年上海市“守沪者杯”禁毒宣传特色节目三等奖,传统艺术绽放时代新声。
搭好“百姓舞台”。2018年以来,金汇镇连续举办五届皮影艺术节,开展下乡巡演20余场;开发“AI皮影”数字人,并通过展板形式在各类文化阵地、社区、校园等巡展,让皮影戏跨越时空、直抵指尖。
夯实“保障基石”。区、镇两级每年专题调研、支持皮影艺术课程研发、数字建档、展演推广,让传承人安心、让非遗项目“常青”。
如今,行走在金汇,既能看到38座古桥横波、桨声欸乃,也能看到太阳能LED灯替代汽油灯、手机小程序同步直播皮影戏;既能听到金汇方言唱白杨村山歌,也能听到孩子们用英文给外国友人讲解影偶制作——传统与现代、乡土与世界,在这里交汇成一幅“文化两创”的动人画卷。
![]()
“只要还有人愿意在幕布里点灯,影子就不会断。”严忠阳的话,道出了非遗保护的关键:人民是文化遗产的真正主人,生活是文化传承的最好土壤。未来,奉贤将按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要指示,持续放大皮影艺术节品牌效应,加快打造“非遗+旅游”“非遗+研学”“非遗+数字”多元场景,让千年皮影在新时代“活”起来、传下去,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不竭文化动能。
记者:侯阔
通讯员:陆珠慧、翁浩杰(金汇镇)
编辑:何琪
• end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