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2日,“医生坦白局:是的我们降薪了” 上了头条热搜。
其实看到这个消息,不同的人会有不同反应,有的人会觉得很正常,现在这个大环境,很多行业都在降薪,医生降薪也理所当然。另一部分人会觉得,医生怎么会降薪呢?我有一个朋友说过这么一句话,这个世界上生意最好的永远是医院。大环境差,人还能不生病不去医院吗?
我同意前者,同时思考应该很精细化一点,因为即便是医院,医院和医院也是不一样的。看过病的都知道,每个城市最好的医院不管工作日还是周末,永远人满为患,没有不需要排队的。比如合肥这边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我每隔几个月都会带我妈去看眼睛,不管什么时候,永远要等几个小时才能看到门诊。
![]()
即便是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出了刘翔峰这样的恶魔之后,医院里面也依然是人挤人。为什么?因为这么多年积攒的口碑和权威。
但是一些非三甲医院甚至民办医院,就要冷清很多。有时候我甚至会发现,大白天都没什么人。
现在一些医院医生收入减少确实是客观事实。减的是什么?不是基本工资,主要是绩效和奖金,后者也是医生收入的主要部分。医生的收入和挂号人数(门诊数量)、住院人数以及药品耗材等有关。但现在大环境不好,很多人能不去医院就不去医院,先忍忍,不行就去药店买点药吃,再不行就去诊所,实在不行才会去医院。即便去医院,也是先去便宜的社区医院。
除此之外,还有医保控费。这导致一些科室收到明显影响,比如儿童科、肿瘤科等。举个例子,儿科化疗费用实际需要8000元,医保控费定额是5000元,医院只能拿5000元医保报销,剩下的3000元,就得医院自己掏。医院不会承担这些费用,这些额外花费最终会被分摊到科室绩效,医生拿到的绩效奖金等就会下降,收入自然下降。
不同医院、不同科室的降薪情况也是不一样的。一般啊来说,治疗复杂、成本高、住院多的科室降薪会更明显。因为病人病情复杂,治疗成本高,但医保控费定额低,绩效削减就会明显。相反,那些门诊为主、住院病人很少的科室,受医保定损影响小,绩效波动小。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前者总收入一般还是比后者高。
还有就是牙医,之前很多年,牙医的收入一直很高,再加上在外面开诊所,很多牙医赚得盆满钵满。但是这两年出现了一个新规定,将“口腔医疗服务价格及耗材”纳入规范管理。种植牙、牙冠、矫正器等高耗材项目价格被受到打压,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高收费了。这直接影响牙医绩效和收入。这对三甲医院牙医的影响不大,但对收入高度依赖自费高价项目的民营牙医或口腔医院的牙医,影响很大。
![]()
这两年虽然很多医生抱怨自己收入下降,但是成熟三甲医院比如一座城市排名最靠前的三甲医院,影响没那么大。因为这个城市大部分病人都愿意来这里看病,医院患者多,门诊量大,医院不缺病人,而且大医院收费渠道也很多,所以导致医生收入非常稳定。还有就是一些实行年薪制的医院,跟绩效无关,自然不太会受影响。
而一些小医院、县级医院,医生收入主要靠绩效和医保报销。现在大环境不好,加上政策控制,收入直接下降甚至腰斩。最近几年,不少民营医院和小诊所倒闭,这些医生不仅收入降了,连工作都没了。
医生,真的降薪了吗?这主要看什么医院、哪个科室的医生。
总体来看,顶尖三甲医院医生收入相对稳定,小医院、民营医院和依赖高耗材的医生收入下降更明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