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安晚报)
转自:新安晚报
每晚七点半,书房台灯亮起的瞬间,“家庭辩论赛”便准时拉开序幕。
我是坚守阵地的正方一辩,核心诉求简单又迫切:“妈,我要安静做题。”而妈妈,是那位不请自来的“反方辩友”,她的三条“铁证”从未变过——我的背再驼就成“虾米”了;字写得像抽象派“鬼画符”;没人盯着,我能发呆一整晚。
“背!又塌下去了!”笔尖猛地一颤,我抬头撞见妈妈皱着眉的脸。“挺直!再弯下去都能贴地当地平线了。”我无奈地绷紧脊背,心里暗自嘀咕,这“监工”的眼睛比雷达还灵。
刚在草稿纸上写下“解:由题及图得”,她的声音又飘了过来:“你看看这字,散得像没归队的兵。你怎么就不上心?”
我忍无可忍地反驳:“我这是心怀丘壑,笔意自成!你看这个‘解’字,虽不拘一格,却有破云之势,郑板桥的‘乱石铺街体’也不过如此。”
妈妈差点被我的“歪理”气笑,语气却更较真了:“写字心浮气躁,一点就燃。上次语文考试,单卷面分就扣了三分,那失落感堪比‘庭院深深深几许’!”
我被怼得哑口无言,只好放慢速度,尽量把笔画写得工整些。遇上一道棘手的数学大题,我对着题干施起了“瞪眼法”,刚走神两分钟,就被妈妈的声音拉回现实:“又发呆啦?身在此处,魂游到哪儿去了?”
我嘴硬道:“我这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在找解题灵感呢!”妈妈拉过椅子坐下,摇着头打趣:“我看是‘八极没到,零分要到’,再发呆,这道题可就凉了。”
我实在耐不住性子了,直接下了“逐客令”:“你出去!我需要安静的环境!”妈妈愣了愣,眼神里闪过一丝委屈,最终还是带着怒气和失望,“砰”的一声摔门而去。
书房里瞬间陷入死寂。面对这道数学大题,思路在脑中纠缠,烦闷在胸口翻涌……
“吱呀——”房门被轻轻推开,我转头一看,竟是“反方辩友”回来了。我正准备把憋了十五分钟的怨气一股脑发泄出来,她却没像往常一样指责我,而是端着一杯温水放在桌上,指着那道难题,轻声说:“这道题,我们可以换个思路,试试从逆推法入手……”
她的声音温柔又耐心,一步步拆解着解题逻辑。我顺着她的思路往下想,原本混沌的大脑豁然开朗,刚才的烦躁也悄然消散。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妈妈从来都不是我的“反方辩友”。那些关于驼背、字迹、发呆的唠叨,不是挑剔,而是怕我伤了身体、荒了时光;那些看似“唱反调”的指责,藏着的是她最直白的牵挂。在成长的路上,在守护我健康的这件事上,她始终坚定不移地站在我这边,是我最坚定的盟友。
第二天晚上,书房的台灯再次亮起,我对着客厅喊了一声:“妈妈,这道题我有点卡,你能来教教我吗?”正在扫地的妈妈立刻应道:“哎,这就来!”
这一次,没有辩论,只有温暖的陪伴和书房里恰到好处的温情时光。
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长丰路校区八(3)班鲍思源
指导老师:王传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