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热能,包括加热和冷却需求,占全球能源消耗的最大份额。从环境中收集热能,包括太阳和黑暗,有望实现热力部门的脱碳,但效率低,不稳定。这里的灵感来自于具有蜡涂层的垂直栅栏细胞的银杏叶,通过将光谱选择性气凝胶与各向异性复合相变材料(CPCM)相结合,开发了一种24小时双向热能收集方法。在白天,太阳光被捕获,转化为热量,并存储在具有高轴向热导率(24.16 W·m-1·K-1)和3.7的各向异性比的各向异性CPCM中。利用具有“温室效应”的光谱选择性气凝胶,在一个太阳照射下,获得了高达87.5%的太阳能热能储存效率,峰值温度为382.3 K。在夜间,获得了118.8 W·m−2的最大辐射冷却功率,能够在低于环境温度4.0 K的温度下储存冷能。所提出的叶启发装置连续运行超过24小时,每年节省热能5321.4 MJ·m−2·yr−1,分别比独立的太阳能热和辐射冷却系统高出44.8%和223.3%。这种生物启发的双向能量收集策略利用太阳能和外层空间资源,建立了一个有前途的方法走向碳中性热能供应。相关工作以24-h Bidirectional Thermal Energy Harvesting: From Light to Darkness为题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期刊。
![]()
本文从银杏叶昼夜双向调温机制出发,设计了如图1所示“气凝胶-各向异性CPCM”叠层结构:日间轴向导热24.16 W m⁻¹ K⁻¹(AR=3.7)快速储热,夜间高发射率97.7%实现辐射制冷。通过图2工艺制备SiC骨架/石蜡/TiN复合相变材料,太阳吸收率95.4%,气凝胶透光86.14%、热导0.022 W m⁻¹ K⁻¹。图3-图5表明储热效率87.5%,峰值温度382.3 K,制冷功率118.8 W m⁻²,全年节能5321 MJ m⁻²(图5h)。图6验证24 h热电发电器输出2.6 V,为碳中和连续热能供应提供新途径。
![]()
图1. 24小时双向热能收集装置示意图。
![]()
图2.剑麻衍生的CPCM和光谱选择性气凝胶的制造过程和结构表征。a)CPCM制造过程的示意图。b)剑麻粉复合材料和c)所得SiC骨架的SEM图像。d)显示详细SiC晶粒的放大SEM图像。EDS元素绘图表明e)Si和f)C元素在SiC骨架中的分布。g)SiC骨架的XRD图谱。h)气凝胶的制备过程。i)显示银杏叶上的表面蜡的放大SEM图像。j)气凝胶的微结构。k)详述气凝胶结构的放大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图像(l)气凝胶的XRD图案。
![]()
图3.二氧化硅气凝胶的疏水、热和光学性质。a)水接触角和b)气凝胶的BET结果。c)隔热实验装置的示意图,沿着样品顶面的温度曲线。d)气凝胶和光学玻璃的透射光谱,具有AM 1.5G太阳光谱和423 K下的黑体辐射光谱。e)气凝胶和光学玻璃在红外区域中的Ehrman光谱,沿着红外辐射的大气透射光谱。
![]()
图4. CPCM的热能储存和转换性能。a)不同孔隙率下CPCM的热导率。b)热驱动热能储存实验的示意图。c)CPCM和纯PCM的红外热图像。d)熔化和e)固化期间CPCM和纯PCM的温度变化。f)所提出的CPCM与最近报道的复合材料的AR的比较。g)在70 %和80 %的孔隙率下各向异性和各向同性CPCM的热能储存和释放过程的持续时间和h)能量损失。i)CPCM和纯PCM在UV-vis-NIR范围内的吸收光谱,沿着AM 1.5G太阳光谱。
![]()
图5. 24小时双向热能收集装置的性能。a)在不同条件下一个太阳照射下测量的CPCM的热响应。CPCM的熔点为325 K,风速为0或2 m·s-1,CPCM被气凝胶,玻璃,或直接暴露在大气中而没有覆盖。b)在不同辐照强度下的温度演变。c)建议的CPCM与其他最近报道的复合PCM的太阳能热能储存效率的比较。d)在热能储存期间的温度分布,熔点温度为373K。e)在晴天的室外实验期间CPCM的温度分布和相应的太阳辐射强度(2024年7月23日至24日)。f)在晴朗的夜晚记录的CPCM温度变化曲线(11月21日)。g)阴天室外实验中CPCM温度变化曲线及相应的太阳辐射强度(2024年8月2日至3日)h)估计该设备在全球各陆地气候区的年度节能潜力。
![]()
图6. 24小时发电系统的设计和性能。a)24小时发电系统的示意图和b)照片。c)在1个太阳照射(1 kW·m−2)下ΔT和相应VOC的时间演变。d)三种不同太阳照射下的VOC生成曲线。e)瞬态VOC响应和f)在集中8个太阳照射(8000 W·m−2)下的功率输出。g)在晴朗天空条件下发电系统的24小时VOC输出。
小结:综上所述,受银杏叶双向能量管理策略的启发,我们提出了一种24小时的热能收集装置,该装置将白天的太阳能热转换与夜间的辐射冷却相结合,该装置采用剑麻衍生的CPCM作为核心储能单元,具有各向异性的热导率(轴向:24.16 W·m−1·K−1;径向:6.61 W·m−1·K−1),能够实现快速轴向传热,同时抑制径向热损失。二氧化硅气凝胶集成提供选择性光谱透射率和超低热导率(0.022 W·m−1·K−1),将峰值储能温度提升至382.3 K,实现87.5%的太阳能热储能效率,同时在室外复杂对流条件下保持稳定性能,夜间,气凝胶可提供118.8 W·m−2的最大辐射制冷功率使CPCM能够在低于环境温度4.0 K的温度下储存冷能。所提出的叶子启发装置展示了前所未有的5321.4 MJ·m-2·yr-1的年热能节省,大大超越了单向太阳能热(3675.5 MJ·m−2·yr−1)或辐射冷却(1645.9 MJ·m-2·yr-1)系统。这项工作指出了一种新的途径,可以在24小时内连续从光到暗收集热能,为热能行业脱碳提供了一个有前途的解决方案。
论文信息:Wang, J., Chen, M., Cao, X. E., Liu, X., Wei, P., Xu, Q., ... & Li, Y. (2025). 24‐h Bidirectional Thermal Energy Harvesting: From Light to Darkness. Advanced Materials, e16756.
都看到这里了,关注一下吧^_^
声明:本文部分素材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分享旨在促进信息传递与学术交流,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如有不当,请联系我们处理。欢迎从事【太阳能综合利用/辐射制冷/微纳尺度传热】等相关领域学者分享您最新的研究工作,我们将竭诚为您免费推送,投稿邮箱:wangcunhai@ustb.edu.cn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