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天天骂996,可跟古代奴婢一比,连“苦”字都不敢写——2025年6月北大秦简读书班刚把云梦睡虎地残片拼完,再次确认秦朝奴婢就是“会说话的牲口”,主人一刀捅死只罚钱不偿命;同一批材料里,奴婢赎身价格是“良民”的15倍,等于今天让月薪五千的人掏75万买自由,直接窒息。
汉朝看着温柔点,《贼律》那句“赎死”听着像保险,实际得看主人脸色:出土张家山汉简显示,奴婢想告主先得滚钉板,九死一生换来的只是“可以赎”不是“必须赎”,卫青奇迹两千年就出一个,概率比中彩票还低。更扎心的是居延汉简里的“奴婢市”,标价清清楚楚:成年男奴“值二马”,女奴“值马一匹半”,跟牲畜买卖写在同一栏,墨迹都没干透。
![]()
真正出现裂缝的是北魏,太和九年均田令把“给奴婢田”写进国家账本,男奴40亩、女奴20亩,种完交租剩下的归自己,这是头一回让“工具人”有了账户余额。敦煌天宝年间的雇奴契更是实锤:一个叫多宝的胡奴,给匠头打工每天领粟一升、布半尺,干满五年放良,契约背面还按着他的手印,那指纹至今清晰可见——别嫌少,同期长安粮价每斗四十文,一口升粟能换两天活路。
![]()
宋朝把“卖身”玩成了劳动合同。《宋刑统》规定私奴婢可“自赎”,市场价大概30贯,苏东坡在黄州打听到一个茶肆女奴攒了四年“胭脂钱”把自己赎了,转身嫁给店小二,婚后俩人合开早点铺,成了“前奴婢夫妻店”的网红。最绝的是临安府档案:雇奴违约逃跑,主人告官只能索“违约金”不能索命,这在唐以前等于天方夜谭。
![]()
明清看似解放,实则拖延症。朱元璋《大诰》限奴,结果南京工部档案显示,景泰年间官窑仍用“轮班匠奴”两千人,死了直接埋窑边,连姓名都不记。雍正“除贱为良”轰轰烈烈,可朱批奏折里湖南巡抚悄悄诉苦:州县怕地主抗粮,只敢把“听用奴婢”改名“雇工人”,人还是那个人,换个标签继续端茶倒水。乾隆四十一年《刑案汇览》有案:主家酒后割掉婢女舌头,判“绞监候”却最终减刑,因为婢女“语多忤慢”,法律条文背后仍是看得见的轻蔑。
![]()
一句话,奴婢最好的时代是“能攒钱赎身”的宋,可那也仅仅是“有机会”翻身,不是“一定”翻身。想不被当牲口,先得感谢自己生在2025。
![]()
网友留言: @临安搬砖工:宋30贯赎身=今天九万块,打工人一年还能攒下,搁秦朝得攒150年,直接投胎比较省事。 @河西走廊吃瓜:敦煌那五年手印契看哭,古代kpi干完真给自由,现在某些公司合同里还埋“竞业协议”呢。 @洪武打工人:雍正搞公关罢了,改个户口就叫解放?地主的活地图,衙门的人头税,一样没少。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