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兄弟也得明算账,错失车企第一桂冠,普京逼我国车企退出俄市场
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俄罗斯市场在两年前的时候,还是被中国车企看作“出口天堂”的地方,但是现在却是让不少的车企都暗暗皱眉。
两年前的中国车企在俄罗斯占据着超过60%的市场份额,甚至一辆车就能净赚数万元,但到了现在却是出口量暴跌58%,还有超过7成的在俄罗斯汽车展厅关停。
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难道是俄罗斯在玩“杀鸡取卵”的把戏吗?
其实中国与俄罗斯在经济合作当中,那亲如“兄弟”一般的情况,一直都绕不开“明算账”的市场铁律。
尤其是在汽车这一类,关乎着产业的利益与消费口碑的领域,不管是价格的优势,还是产品的适配性,又或者是服务体系,这每一项可都是必须得摆在桌面上的硬性指标。
23年的时候,我国的汽车对俄罗斯的出口暴涨了340%,24年更是直接以115.8万辆的销售成绩,登顶中国汽车行业的出口第一大市场。
我国车企在俄罗斯的市场份额更是一度超过了60%,而俄罗斯本地的汽车品牌却被我国车企挤压得只剩下了可怜的1/3市场份额。
当时的中国汽车,在俄罗斯那真可以说是“一车难求”,甚至还有俄罗斯媒体报道称一辆中国汽车,一转手就能净赚10万元。
![]()
这也导致我国的数千家车企开始扎堆的涌向俄罗斯市场,在俄罗斯的那4302份汽车经销商合同当中,有62%都是来自中国车企的合同。
而俄罗斯起初时的想法是想要借助我国车企的产能与技术,来解决俄罗斯本土市场所出现的“无车可买”的困境。
与此同时,也是想要我国的车企带动一下俄罗斯在汽车相关产业的发展,毕竟当时的俄罗斯正处于被西方制裁的困境之下。
所以俄罗斯需要那种可以迅速填补市场空白,并且还能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的企业,而能做到这样的,也就只有中国的企业了。
所以在那一段时间,我国的汽车企业成了俄罗斯街头新的风景线,从家用的轿车,到商用的卡车,再从燃油车到电车,我国的车企算是全方位地满足了俄罗斯当地消费者的需求。
![]()
并且也成功地帮助俄罗斯稳住了本土汽车产业链的基本盘,但是却并没有持续多久,在俄罗斯政府的一系列政策调整之下。
一系列的“限华”政策开始出台,而“中国第一”的桂冠也就这样被悄然的抹去了。
在24年4月份的时候,俄罗斯政府出台政策,要求经过中亚国家中转的车辆,补齐相应的关税等费用,这一下算是断绝了我国车企的转口通道。
而到了去年的10月份,俄罗斯方面又宣布,到2030年进口车的报废税要上涨70%—85%,这一操作直接就让我国的汽车销售成本提高了10%。
而大排量的车型所需要的报废税,甚至直接飙升到了20多万人民币,到今年1月份,又加征了20%—38%的进口关税,光是清关费用最高的就增加了2637元!
![]()
除了加征税收之外,俄罗斯还同步的在车辆的质量和认证上设置了限制,到了今年2月份的时候,俄罗斯的工贸部部长还公开的批评我国的三款卡车存在严重的缺陷,要求我国吊销其证书。
俄罗斯工贸部部长阿里汉诺夫
俄罗斯工贸部部长阿里汉诺夫
今年7月份的时候,俄罗斯方面又以不符合安全要求作为理由,禁止了我国车企的一部分车型进口,甚至有一部分还被要求召回。
俄罗斯的一些主流媒体也是迅速的跟进报道了我国车企的质量问题,动摇消费者的信心,俄罗斯的这一系列操作下来,我国车企在俄罗斯的市场上遭遇了近几年来的“车生滑铁卢”。
![]()
今年的1到9月份,我国汽车品牌出口量从85万辆暴跌到35.7万辆,同比暴跌了58%,这也导致俄罗斯从我国汽车出口第一国,瞬间掉落至第三。
在前十个月当中,有好几家中国车企在俄罗斯的销量跌幅超过了39%,甚至还有些暴跌了59.4%!
而且仅仅只是今年的第一季度,在俄罗斯的中国汽车展厅就有213家宣布关闭,占了俄罗斯第一季度关闭汽车展厅总数的78%!
虽然说俄罗斯的这些操作,从表面看的话,好像是在保护本土的汽车产业,毕竟俄罗斯本土的汽车品牌拉达,已经在各种政策的扶持之下,重新成为了俄罗斯市场的“销冠”。
![]()
拉达汽车
拉达汽车
俄罗斯工贸部对于这一系列操作也是直言道,这是为了恢复市场的平衡,但其实如果深挖原因的话,就是在俄乌冲突之下的战时经济转型。
毕竟因为俄乌冲突的原因,导致俄罗斯的军费开支暴涨,军费暴涨的同时,又导致了俄罗斯的外汇储备开始紧张起来了,而限制进口,刚好能够减少外汇的外流。
与此同时,俄罗斯的这些操作其实也是希望能让外资车企本土化生产,毕竟这样就能带动俄罗斯本土的就业和产业链的升级,并以此来实现汽车产业的自主生产。
![]()
不过俄罗斯的这个操作,从表面看起来的话其实和印度的坑外资的做法差不多,所以也就难免引起了外界对于俄罗斯是不是在“过河拆桥”的怀疑。
不过如果就这样简单地把俄罗斯的政策就这样定性的话,多少是有些不够客观了,毕竟我国的车企也是存在不少的短板的。
首先就是有一部分企业在看到利好之后,就开始盲目的囤货,导致库存挤压,产品的适配性明显不足,而新能源汽车的低温性能和售后服务也跟不上。
再加上有一些车型的质量确确实实不咋地,所以说引起俄罗斯市场的抱怨也是无可避免的。
而且俄罗斯的市场也并不是完全关闭了,有些地方政府还在积极的吸引中国车企在俄罗斯本土建厂,像长城汽车在19年的时候投产的图拉工厂,就因为65%的本地化成功的避开了高关税,甚至还能享受到俄罗斯的补贴。
![]()
而在这次的市场危机也推动了我国企业出海模式的升级,有部分头部企业开始缩减非核心业务的规模,转而开始搭建渠道网络,开始深耕本地化发展。
从客观来说,俄罗斯这次的政策调整,也有其出于自身经济安全的考量,不过就是这操作模式多少是有点贸易保护主义的色彩了。
在短期内来看的话,确实是损害了我国与俄罗斯汽车贸易之间的信任基础,不过出现这种情况也属于是行业暴涨之后的必然回调。
未来的中国与俄罗斯在汽车贸易上是否还能重回正轨,其实关键还是在于俄罗斯能不能拿出来更稳定,且更透明的政策环境。
而我国的车企,则是需要用更好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来证明自己并不是俄罗斯市场的“过客”,而是可以长期合作的“伙伴”!
![]()
信源:每日经济新闻 俄罗斯大幅加税 中国汽车出口骤降58%!1辆净赚几万已成过去
信源:潇湘晨报 俄罗斯大幅加税,中国汽车对俄出口骤降58%
信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俄工贸部长:俄罗斯工贸部发现三个中国品牌卡车存在严重缺陷
![]()
信源:参考消息 俄媒:俄成为中国汽车出口最大市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