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准化摊位整齐排布,智能垃圾分类设备实时运转,被高压清洗过的步道砖泛着干净的光泽,连空气里都飘着鸭脖的卤香、现制凉面的清香……“以前开三轮车躲城管,现在推开门就是绿树,客人闻着香味就来,连做生意都舒心。”在达州市运动公园二期,经营鸭脖的张师傅擦着摊位前的玻璃,指着不远处正在游玩的市民笑着说。
曾经,流动摊贩“见缝插针”占道经营,垃圾遍地、噪音扰民,居民避之不及;如今,通川区通过科学规划、精细管理、创新服务,让地摊经济从“散乱差”变身“洁净美”,成为市民休闲消费的新热点、创业者逐梦的新平台。从前躲着走的游摊,现在成了大家追着逛的打卡地,通川地摊经济究竟“香”在哪里?
![]()
烟火气与整洁感并存的通川临时摊区
规划“香”!
布局跟着需求走,摊区有“序”更有“情”
“摆摊不是‘随便摆’,得先摸清老百姓的需求和城市管理的底线。”通川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吴伟介绍,为了让临时摊区既方便群众又不影响市容,通川区联合市场监管、街道办等部门沉到一线,用脚步丈量民生需求。“我们前后开展38次实地调研,收集137个摊户准入意向,就是要搞清楚哪里缺便民摊位、哪类业态受欢迎、哪些区域能平衡经营与市容,最终才确定分时段、分地段、分类别的规划方案。”
![]()
通川区临时摊区,整洁有序显文明
这份“接地气”的规划,既让经营者有了“固定坐标”,也让消费者有了“明确方向”,在生活区设临时摊位,让农民自产果蔬跳过中间商直达市民餐桌;在背街小巷利用闲置空间打造暖心小铺,为残疾人、低收入群体提供零成本经营场所;在商业区开发夜市小摊,汇聚本土美食与文创产品,直接带动周边商户收入增长40%。
管理“香”!
服务跟着问题走,经营有“规”更有“利”
“以前管摊是‘你追我赶’,现在是‘一起想办法’,核心就是把‘堵’变成‘疏’。”吴伟坦言,地摊经济要想长久“飘香”,离不开精细化管理的“保驾护航”。
![]()
规范有序不添乱,烟火气更有 “颜值”
在运动公园二期的改造中,这种“精细化管理”体现得更为明显,投入560万元改造资金,为每个摊位安装自来水和雨污分离下水道,配备智能垃圾分类设备;安装40个AI监控探头,让治安案件发生率降低90%;通过“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108个经营难题全流程跟进解决,整治率达100%。截至目前,商户持证率从22%升到100%,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达99%。
“以前摆摊最怕城管来,每天提心吊胆,现在环境规范了,城管大哥还经常来问我们有没有困难,遇到问题马上帮着解决。”经营小吃摊的王大姐边给顾客打包边说,规范的环境不仅让消费者放心,自己做生意也更踏实,“以前一天下来也就赚百十来块,现在回头客越来越多,收入翻了好几倍。”
体验“香”!
品质跟着民心走,消费有“味”更有“感”
地摊经济的“香”,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整洁,更要深入到消费者的体验里。为此,通川区在细节上反复打磨,运动公园二期的步道砖用高压清洗机反复清洁,光洁度提升至98%;曾经被践踏的绿化全部修复,成活率达100%;夜晚228盏太阳能景观灯亮起,2公里的统一店招不仅好看,更让市民逛得安心。
“以前市民买小吃,得盯着塑料袋是不是食品级;现在所有摊户统一用食品专用盒,秤都是智能联网的,缺斤短两的问题彻底没了。” 吴伟举例说,这些细节的改变,让消费者的信任度大幅提升。与此同时,智慧管理也让经营者更省心:统一的收银系统实现日交易流水超9万元,较分散收款时增长180%;水电费通过智慧平台管控,下降了30%。
从“追着躲”到“追着逛”,从“散乱差”到“洁净优”,通川区以需求为导向定规划、以问题为靶心抓管理、以民心为标尺提品质,让地摊经济既接“烟火气”,又守“文明线”。这“香”,是摊户安稳经营的踏实香,是市民放心消费的舒心香,是城市活力迸发的生机香,更是通川用精细化治理书写民生答卷的暖心香。
稿件原创,转发请注明出处
区融媒体中心记者:王 月
编辑:赵 磊
编审:郑 涛
总编:僧希林
![]()
点个在看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