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公布典型案例。2023年12月,夏某某亲属反映称,夏某某通过微信名凯通天下(李某某)购买G公司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注射后死亡。报案后,公安机关超过三个月未立案,申请检察机关立案监督。检察机关通过办案发现了司法领域的“保护伞”线索。某地公安机关办案民警接受请托,对生产、销售假药的柯某某等人故意包庇,使其不受追诉,导致该团伙流窜多地重建窝点继续作案。检察机关对涉案两名民警以徇私枉法罪立案侦查,并依法提起公诉。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是一种无菌、纯化、含有多种抗体的血液制品,主要用于临危重症病患增强免疫力,在关键的治疗场景属于救命、救急药品。
2025年11月12号上午,青海西宁市城北区人民法院对孙先生被民警,辅警殴打一案公开宣判,涉案民警获刑八个月,两名辅警缓刑。 此前据大风新闻报道,2022年8月19日,孙先生及其母亲因未做核酸检测被民警带到派出所,因孙先生插话为母亲辩解,遭到拖拽进女厕所被多名警员群殴。孙先生醒来后发现,自己趴在派出所的楼道地上,下半身湿透,意识到自己小便失禁。经多家医院诊断,他的右侧多发肋骨骨折,头部外伤,多发软组织挫伤,左侧眶内侧壁凹陷。
2024年6月,上海崇明城桥镇发生一起恶性驾车撞人事件:肇事者事前叫嚣"斩掉王某",撞人后他还凶神恶煞地扑过来想打王某,叫嚣着砸死你,甚至在现场多次当面威胁要弄死她。在物业杨经理挥手制止的情况下,执意撞人。现场十余人四散奔逃,王某和一位群众受伤、王某和另外一位群众险遭不测 。如此性质恶劣的暴力事件,三个月后竟被警方定性为"故意损毁公私财物"行政案件,仅对肇事者处以15天拘留、1000元罚款便草草收场。更令人费解的是,警方拒绝提供监控录像,要求物业封锁证据;肇事者拘留结束后再次阻挠王某使用车位,警方仅作驱离未追责;而反复申诉的王某,反倒被警方虚构事实认定为"寻衅滋事",收到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时,民警还谎称该决定书由检察院作出。
![]()
当救命药沦为夺命陷阱,当说理者遭遇暴力殴打,当施暴者被轻拿轻放,执法权的边界为何一再失守? 如果执法权可以如此滥用,那么法律还有什么用?而且一旦执法权被私用,那么还有什么会安全?又有什么值得相信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